您的位置首页  CBA

4K是如何让电影《开国大典》更好看的?

  本报记者张丽霞 实习生韩小頔

  《开国大典》是由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古月、孙飞虎等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巨制。原版在1989年9月21日新中国成立40周年前夕上映,引起全国观影热潮。30年后,经过现代高科技修复的《开国大典》以4K的全新版本再登大银幕。那么,4K电影到底是什么呢?记者昨日在大连首映现场了解到,4K是利用了现代高科技修复技术以4K(4096×2160)分辨率重现胶片原生态,HFR 60格/秒高帧率让画面更流畅,HDR 高动态范围让光影层次更细致,4K DCI调色让镜头语言更流畅,以及5.1环绕声让声音更立体。整体达到“四无”效果:无脏点、无划痕、无抖动、无闪烁。一部电影历经三十年仍经久不衰,画面和声音的“重生”,可为全国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1988年,导演李前宽和肖桂云夫妇联合拍摄了电影《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拍摄,跨越了12个省市,先后参演的群众演员达到了15万人次,全片涉及的历史重要人物更是达到了138位。这部电影以全景式的视角,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作为当年向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礼的电影,《开国大典》从宏观角度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宏大历史,格局之恢弘、题材之重大、制作之精良,在当时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电影载入了中国电影史的史册,为后续一系列重大历史题材电影的拍摄提供了参考样式,也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新时期电影的一部必看片目。

  当经典插上了科技翅膀,便再次焕发了生机与活力。4K电影《开国大典》是如何做到的呢?记者了解到,该片是由高科技公司三维六度(北京)文化有限公司修复的,光画面,就修复了247000帧,在画面和音效上都令电影获得了质的飞跃。该公司首席技术官周苏岳说:“《开国大典》在30年后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划伤,但是胶片是最好的视听载体,所以我们依然能获得很高质量的影像。今天的修复和重生延续了导演当年的手法,并加以改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整部电影有1082个镜头、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资料片,共有72个镜头,占比6%。这些资料片镜头来源于1949年及1949年之前战地记者所拍摄的实战照片。第二类是全新拍摄经特效合成做旧的镜头,占比6%。剩余88%的镜头为1989年实拍的彩色画面。周苏岳说,修复难度最大的是资料片镜头,虽然72个资料片镜头在影片中只占十分钟,却需要600人去完成。修复完成后,整体电影达到了“四无”效果。而在色调上,三维六度的修复师们也整体进行了调色工作,加强了对比度,促使画面更加立体,侧重突出重点场景,例如战争场面更加绚丽,会议场面更加厚重。在音效上,4K电影《开国大典》的5.1环绕声,将所有声音按照画面所展现的信息为基础做声音定位,实现了观众全方位的被声音所包围。影片将声音分为对白、环境氛围、特殊效果、拟音、音乐五大类,首先需要将各种类型的声音先分离出来,然后去掉底噪,再按照画面的声像重新完成混音录制,“团队共花费了将近600小时来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几乎是把整个声音做了重录。直观的效果是,观众可以听到更为丰富的环境声音。比如,鸽子飞过挥动翅膀的声音,国旗在风中招展的声音,江水的声音等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