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我与改革共成长”征文丨喜看40年文体生活变迁

  1985年,我父母单位大院里有了一台12英寸的黑白公共电视。每次,我们一帮“七零后”的孩子早早搬了板凳去占位。那时的电视信号接收要靠天线,经过耐心调节后才有信号,在时隐时现的雪花和噪音里,我看了《血疑》《射雕英雄传》《人在旅途》等电视剧,这些电视剧向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

  1988年,我家有了一台18英寸的“日立”牌彩电。那时,有电视的人家还不多,我家买电视算比较早的,客厅常常被看电视的人挤满。

  上世纪80年代末,已经有大哥大了,给人们的印象就一个字——贵,一般家庭根本买不起。我清楚地记得,1991年,我在石河子体育馆看球赛时,邻座一位衣着光鲜的人士掏出大哥大,小心地放长了天线,颇有仪式感地拨打电话,他周边的几位朋友一脸羡慕之色。

  说到体育馆,记得上世纪80年代,石河子的体育馆外场还是土场,草坪呈斑块状分布,我和同学们戏称它为“地球仪”草坪。每逢激烈拼争的足球赛,场上“硝烟”阵阵,很有沙场鏖战的感觉。2000年后,体育馆外场建起了塑胶跑道,2009年,体育馆变成了一座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现代化体育馆,不仅可承办球赛,还可接纳业余体校篮球、乒乓球、拳击、武术套路等竞技体育项目训练以及一些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有时,我去那里参加文体活动,回忆起儿时经历,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和我喜欢足球不同,邻居漆涟涟阿姨喜欢多个运动项目。最早,她和一些老阿姨喜欢在人行道上散散步。1985年前后,石河子流行起了健身操,漆阿姨成了石河子第一批健身操爱好者。1995年后,石河子住宅小区建设不断加快,可供健身休闲的地方更多了。除了散步和跳健身操,漆阿姨又开始练习太极拳。我还记得,漆阿姨当时最苦恼的一件事就是太极拳师傅难找,找到的不是“二把刀”就是师傅太忙。到了2000年以后,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漆阿姨终于不再为这事烦恼了。到了2010年,漆阿姨和其他一些太极拳爱好者们居然组织起了一支社区太极拳队。2016年,漆阿姨加入了社区老年体协,协会里有许多专项运动队,她选择加入了健身气功队。这里不但有专业的教练,还有专门的练习场地,社区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比赛。现在,漆阿姨的身体越来越好了。

  和老年人不同的是,现在石河子年轻人可选择的健身休闲项目有打球、练瑜伽、骑行等。回想40年来的文体生活巨变,就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刘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