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运动生活  体坛八卦

网红书店到底是成是败? 怎样才能红得持久

原标题:各地网红书店频现,既迎来不少拥趸,也有言论称网红书店“毁人”——网红书店到底是成是败?

近日,网络上的一个讨论引发了大家的关注:网红书店,到底毁掉了多少人?乍听上去很吓人,其背后所讨论的实则是人们进入所谓的网红书店,是去看书,还是“打卡”?议题引发广泛关注。网红书店招致的到底是读者还是游客?书店所应具备的最核心功能在网红外衣下还剩几何?网红书店到底是成是败,多方意见持有者纷纷发表言论。

书店成网红有错吗?

近年来,网红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生长”。书店的花式装修和繁多的休闲功能吸引了一大批热衷于“打卡”的年轻人。喝咖啡、买文创、赏建筑……唯独认真读书者寥寥。

《扬子晚报》一篇题为《网红书店,到底“毁掉”了多少人》的文章将网红书店推上话题的风口浪尖。高晓松的“晓书馆”开到南京,吸引不少文艺青年去“打卡”,一周内的预约都是满的。虽然“晓书馆”的定位是公益图书馆,但在不少读者心目中,大概它和南京的先锋书店一样,都属于网红文学场所。

如今网红书店的确不少。天津的“滨海之眼”是近几年国内风头最盛的公共图书馆,2017年10月开放以来,以其新颖的结构吸引了近180万游客;被誉为“最孤独图书馆”的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位于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的海边沙滩,距离大海不足百米;北京坊Page One书店,曾凭借漂亮的店内设计刷了一波屏:高大的“通天书墙”,令人如望星空的屋顶……

当拍照、“打卡”代替了静心阅读,一种质疑声随之而来:全民热衷“打卡”的时代,网红书店带动的是阅读吗?

《解放日报》在《网红书店“高颜值”,锦上添花还是喧宾夺主?》一文中提到,网红书店景点化,让一部分喜欢读书的人直接把它们与“浮躁”“肤浅”的标签联系起来。有读者直言不会去网红书店,“这些书店是给游客拍照的,本末倒置。环境虽美但也嘈杂,干扰太多,不适宜读书。”还有读者认为“高颜值”对书店来说是种负面效应,“一旦走‘高颜值’路线,就意味着书店的目标受众变了,从读者群体转向游客群体,这两类人群重合度并不高,后者必然影响前者的阅读体验。”

面对种种质疑,我们不禁要问:书店成为网红有错吗?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高宏存认为,网红书店的出现是一个好现象,这是互联网渗透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典范,体现着文化产业的创新和迭代。

网红本身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它的出现与流行,与互联网时代的眼球经济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讲,网红书店有其自身价值。人们批评网红书店,针对的并不是网红书店本身,而是粉丝有没有充分利用好、使用好书店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光明日报》刊登的《打卡还是去看书?网红书店靠什么赢得读者的心》一文中,给出了这样的观点。

谁说读书一定是寒窗苦读、正襟危坐?

实际上,至少网红书店向世人展现了:读书也是一件很“美”的事。

书店是否还应以阅读为核心?

有媒体认为,网红书店不能背离其“初心”。正所谓,“不管你设计再怎么震撼、定位再怎么有噱头,书店终归是看书、买书的地方”。

如今,在舒适自如的网红书店中,你也许感到自己并不一定是消费者。可以翻书可以闲逛、可以泡上一整天。

读者享受美,享受轻松,有错吗?

面对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人们在争论:在实体书店转型过程中,是否依然要以图书和阅读为不变的核心?在非图书销售业态的选择上应遵循怎样的发展逻辑?

“网红本质上只是一种营销方式,是通过场景创新来导流和获客的途径。而真正持久、深入人心的体验,最终还是要回归阅读本身,否则网红书店也会很快被别的网红空间所取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产业发展部主任胡娜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齐勇峰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书店的价值不仅仅定位于卖书,而且是文化潮流的引领者,全民阅读的承载者,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实际上,网红书店如何定位,也需要站在经营者的角度进行新的考虑。

有很多读者把实体书店看作“样板房”,逛实体书店是为了“遇见好书”,可以试读、翻看,转身再去线上买更便宜的同款。玻璃宫艺术书局联合创始人姚雨鑫认为,传统书店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只靠卖书借书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线上买书、看电子书的人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去线下书店?”

“书店+”的经营模式,是现实造就的必然。

有人说,书店就应该留住读者的灵魂。追求“打卡”的游客,只能一茬接一茬地来。只有真正愿意读书的人,才能一次又一次光顾书店。

“老王啊,全国有上万家旧书店,你的书店恐怕是最小的哟,可偏偏就上了《人民日报》!”这是位于渝中区中兴路旧货交易市场的一家旧书店。不到11平方米,大部分面积被一摞摞旧书占据,能落脚的空间也就3平方米左右。书店挑高3.5米,从地板到天花板,堆满一层又一层旧书。“各类书籍毫无规律地堆积着,反而有种独特的美感!简直是艺术品!”读者纷纷如此表示。

随着意外走红,来拍照的人越来越多,也对书店正常营业造成了影响。店主王米渝规定:拍完照,得买一本旧书走。年轻人不抵触,反而纷纷响应。

这是个有趣的案例。没有咖啡,没有文创,这家书店的核心无疑是阅读。然而,老王的旧书店吸引读者,单单是因阅读需求这么简单吗?恐怕也不止如此。

书店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红,吸引读者,大概也是应了《人民日报》刊登该店新闻图片时的配文:“书店不仅仅是一个买书的场所,更是一个精神的世界……不同的书屋有不同的气质,给读者带来别样的读书感受。”

其实不必苛责书店走下神坛,因为它本身就属于尘世。

一眼望到底的书店恐怕在如今已经不能吸引大批流量。开辟各类文化休闲空间,在尘世间寻找生存法则,在尝试中寻找自身独特气质……对于网红书店的多样发展,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包容和期待。

毕竟读书最终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更宽容地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怎样才能红得持久?

阅读是关乎灵魂的高雅之事,同时也是深入生活的平凡之事。不必抨击和抹杀网红书店的积极性,因为所有尝试都会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而最终趋向一种大多数人满意的状态。在这个社会中,多一些阅读场所,毕竟是好事。

很多对于网红书店杂乱、不适合阅读的质疑声,其实也很容易从管理的角度来解决。“但如果大家都只是拍拍照就走了,书店也要负一定责任,因为店内的书籍和设施可能并没有很好地引导读者多逛一会儿。”

无论书店经营的核心外延有多大,阅读必须是书店特有的功能。当前,我们不用苛求每家网红书店都因书本身而吸引读者。但经营者有没有本事将阅读变成最强吸引力,是网红书店未来能否持久发展的重要标准。

怎样让书店红得持久,才应该是关注的焦点。

“网红书店的发展需要内涵的支撑,网红书店的‘颜值’,恰恰是吸引人们关注的一种手段。网红书店需要内容的强力支撑,只有提供更多的内容服务乃至相关的周边服务,书店才能更‘红’。”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林生说。

成为网红不一定会“死”,但如果书店的选书品位太差,绝对是一条很难翻身的咸鱼。好的书店必定会有独特的阅读主张。“我们宁愿建立一个属于Page One的书目,而不愿意迷信网上的畅销书单来选书。”在Page One负责人看来,为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留有一席之地,也是书店该做的事。

另外,有没有能力将潜在读者吸引进店,有没有办法将实体书店做到有独特竞争力,也是一种功力。

《中国文化报》在《网红书店:始于颜值,“衷”于书香》一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对于网红书店,要不断探索“书+”模式,面对大众阅读习惯改变的现实情况,以书为媒,开拓创新,实现混业经营。除现有的“书+文创产品”“书+餐饮”等常规模式外,要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更多的阅读体验活动带给进店的读者和市民,实现从对书店“颜值”的“打卡”,转变为对各类阅读活动的“打卡”。比如,书店可积极推出“书+旅游”“书+文化活动”“书+教育”“书+研学”“书+创意体验”等跨界活动,在丰富经营业态的同时,抓住书与人的结合这一关键点,更加突出书店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传播其文化精神。

网红的标签像诱人的广告语,将人们带入书店。而进店之后,除了视觉的震撼,更要注重为每位读者营造具备内涵的深度阅读氛围,打造有温度的阅读体验,从而成为大众乐于沉浸其中的精神花园。网红书店始于“颜值”,但不能止于“颜值”,只有在书香上下足功夫,才能变网红为持久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