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体育明星

原来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体育专业留学生

  ,虽被译作Physical education、Sport/Sports,但是体育一词却不是译自于英文,而是来自于日文,是直接借用

  不过,日本在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翻译上并不是一步到位译作“体育”的,而是经历了从译作“身体(之)教育”、“体教”、“身教”到译作“体育”的日文化过程。

  当时,我国有大批留学生东渡去日本求学,仅1901年至1906年间,就有13000多人。其中,体育留学生就有很多。

  根据《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五次报告》,可看到1904年中国留日学生的专业分布情况。其中在日本体育学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有12名,分别为浙江1人,四川1人,湖北2人,江苏2人,湖南6人。

  “徐傅霖于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到日本留学。原本打算学习工业,后来参观了日本体操学校的体育运动会,觉得很符合自己的胃口,因而改变主意而选读了日本体操学校,从而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体育专业留学生。”

  其“夫人汤剑娥也留学日本,学着体育。一门体育,共同工作。各学校争聘他夫妇俩来手哑铃等操,若干年来培养出许多体育人才”。这是友人郑逸梅对他的评价。

  1893年,根据当时日本政府发展国民体育的要求,需要培养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学校体育教师,因而在日本体育会内设置“体操传习所”。1900年改称“日本体育会体操学校”。

  他学成归国后,在上海先后创办中国体操学校及体操游戏传习所,担任中国体操学校首任校长,并与霍元甲等发起成立上海华商体操会。

  “光绪戊申三十四年,余始与友人王君季鲁、徐君一冰,创办一体育专门学校于上海,日中国体操学校。是实为我国最早之体专,规模较为完备,学生亦相当发达,淮经费奇窘,支持颇非易事。余等皆埋头苦干,数年间从未支薪水半文。余专司学科,王季鲁君办理校务,徐一冰君担任训育。”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以后,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设体育课,而现实状况是到处缺少体育师资。

  也许考虑到这种速成教育终究不是解决体育师资缺乏的根本办法,所以1908年,徐傅霖又和徐一冰等人共同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体育专业学校——中国体操学校,并出任第一任校长。

  在早期体育教材建设上的贡献除了引进日本的学校体育,并通过创办专门学校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专门的体育师资以外,徐傅霖在中国近代早期体育教材建设上也有重大的贡献。

  除了去学堂进行课堂的同声翻译和陪同官员的口译工作以外,他做了许多日本书籍的翻译工作,报酬颇丰。加之良好的体育基础,使他在中国近代早期的体育教科书建设方面同样有很好的建树。

  把徒手操、哑铃操等种种动作和种种姿势,请人绘成了示意图。有的是实线,有的是虚线。有系统地表示左右旋转、上下俯仰的动态,卖给商务印书馆,刊印出版。当时各学校纷纷采用,作为教本,把体操列人科目之中。

  在1917年,著名的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办伶工学校,委派徐傅霖和欧阳予倩一同东渡日本,考察日本的教育情况。

  回国后的徐傅霖即在《时报》上大力提倡戏剧改革,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剧的舞台表演和剧本创作中,被学界认为“新剧产生,全是他一人鼓吹之力”。

  正是在这一期间,徐傅霖受聘到上海的通鉴学校教授过体育专业舞蹈。他白天在南市学校教体操,晚上到通鉴来教跳舞。

  在他的努力下,跳舞逐渐流行起来,甚至社会上相习成风。探戈、华尔兹等等,成为时髦人物的新娱乐。

  从最早出国为寻求“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留学生们,再到如今的体育行业从业者或是学生,我们都应该“学着前辈的样子,在前辈的肩膀上,负重前行。”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的体育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之时,那些选择出国深造的体育人们,更多地开始用他们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和得到的历练,给国内体育产业赋能。

  “有了走出去的那批人,才造就了后来人的路”。在这个方兴未艾同时充满希望的时代,一点一点地描画着他们眼中体育行业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