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体育赛事

研究前沿:不均衡的体育经济学

  本文节选编译自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教授、体育经济领域专家乌拉迪米尔·安德列夫(Wladimir Andreff)的专著

  肖淑红教授在德国访学期间曾与安德列夫教授多次沟通,在学术领域多次交换意见。安德烈夫教授亦曾于 2015 年 11 月受邀来北京体育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本文是安德列夫教授针对体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前沿观点,对传统研究方法有所冲击。特此编译如下与读者共享。

  关于体育经济学的讨论,各方学者一直将体育经济学置于均衡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学者们在为团队运动联盟进行研究建模时仍沿袭这种方法。该标准模型目前包含四大核心原则。

  第一大核心原则是经济均衡的原则。经济均衡的原则即假设在联盟内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主要投入)可以达到均衡状态。只要俱乐部的所有者受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驱使而进行经济活动,经济均衡就能实现——不论是在之前的研究模型还是在北美四大体育联盟的闭合型标准模型都存在这种均衡状态的特征。

  第二大核心原则则是利益最大化假设。故而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边际产量=工资率)和产出市场(现场球迷人数等于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的两组均衡解盛行于体育经济学研究领域。

  竞争平衡是标准模型的第三大核心原则。竞争平衡是指所有球队具备相同的可能性获得冠军,或者赢下任何一场比赛的概率是50%。

  在标准模型中,联盟的劳动力市场均衡(在某一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需求正好等于劳动力供给)无法实现竞争平衡。如果每支球队的市场规模不同(有劲旅也有弱旅),最优竞争平衡与经济均衡无法达成一致。在此问题上所有讨论的焦点在于——为了使联盟经济均衡与最优竞争平衡无法达成一致,需要多少种政策条例(联盟内收入分红、选秀制度、工资帽和奢侈税)比较合适。

  然而,当谈到欧洲团队运动联盟这种带有升降级制度的开放型模型时,追求利益最大化已不再是模型中俱乐部所有者的首要目标。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某些实用功能的最大化,最终转化为球队战绩的最优化。科赛内的模型是这种开放型联盟的标准模型,如果球队战绩最优化的俱乐部严格遵守他们的预算限制,即采用预算硬约束(hard budget constraint)或收支平衡政策,联盟可以实现经济均衡。这是团队运动联盟经济均衡方法的第四大核心原则。

  近来已经有一些文章对一些现象展开了讨论,这些现象看起来就是不均衡经济学的特征。然而目前关于不均衡的体育经济学的相关文献几乎没有,本文的论点在一定程度上都驶离了主流的均衡体育经济学,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

  一些作者在现实的球员劳动力市场上发现了一些不均衡特征,比如短期球员失业、超级球星的天价薪水或者球队有意输掉比赛。《国际体育财经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Finance)是研究不均衡体育经济学的重要平台。该杂志发布了一篇理论研究文章,为不均衡模型奠定了基础,并且对欧足联财政公平计划进行了实用性评价。该文章认为欧足联财政公平计划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许多欧洲俱乐部不愿意恪守收支平衡的状态,因为这些俱乐部拥有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这篇文章出自不均衡理论经济学家科耐之笔,他在文章中着重强调了俱乐部的预算软约束(soft budget constraint)。

  在评估足球俱乐部赤字及债务增加的问题时,安德列夫通过探究预算软约束造成的俱乐部管理羸弱,进而首次提出了俱乐部预算软约束这一概念。在此之后,不出所料,越来越多的文章开始关注欧洲职业足球预算宽松的问题。

  作为有关不均衡经济学与预算软约束的体育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一股新势力,研究联盟竞争性平衡这一概念的文章日益繁荣。竞争平衡的联盟会是吸引球迷、吸引电视转播这些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先决条件吗?在一些新方法中,研究人员使用模型来模拟体育联盟这样的随机动态系统,在联盟内经理人会面临艰难的抉择,这些抉择有关联盟的结构也事关维持联盟竞争公平的意愿。

  研究发现,逆向选秀(reverse-order draft)会导致一些球队在战绩好和战绩差之间循环往复,也会导致一些球队长期在联盟中游停滞不前,还会致使一些球队故意表现不佳,甚至有意输掉比赛,这样做就是为了能在选秀时获得较高的选秀顺位进而挑选水平较高的球员。而一些球队故意输掉比赛,事实上对联盟的经济均衡和竞争平衡都会造成不利。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竞争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球队之间的收入差异是破坏足球场上竞争平衡的头号因素,故而竞争平衡永远不可能实现。因此竞争不平衡的观点也进一步得到论证。

  笔者坚信在现实生活里,团队运动联盟的实际情形不会与理论上的均衡解相吻合。人人都能看到竞技实力的差异:招募球员的能力,价格刚性或粘性,过度的需求和供给,收入的过度集中,竞赛实力悬殊,巨星级薪水与边际产出的脱钩,负债的球队多于亏损的球队,这些都是差异的体现。因此不均衡的体育经济学现象仍需更多的学者重视与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