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欧冠

为什么总有人不想戴口罩?调查显示:超六成偏信民间秘方能防疫

截至2月9日17时,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37280例,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攀升中。与此同时,上海、天津、海南、哈尔滨等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这场疫情阻击战仍然存在“死角”。

究竟公众对疫情认识如何,是否采取了防疫措施?公众如何获知疫情信息,哪些信息渠道最受公众信赖?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微信群聊和朋友圈,为推动公众防疫发挥重要作用。而不采取防疫措施的人群中,超六成相信民间秘方能起防疫作用。

1

疫情消息从何得知?微信群聊和朋友圈

2月6日,南都记者发起“公众防疫认识与信息接触”调查,截止到2月7日14时,共收到928份有效问卷。

问卷显示,84.05%受访者认为当前疫情严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而公众对疫情严重性感知集中在两个时间点:一是1月20日钟南山接受媒体采访,确认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二是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限制人口流向全国各地。

那么公众通过哪些渠道感知疫情严重?调查显示,电视新闻,门户网站,政府出台的政策,微信群、朋友圈的转发分享,单位、企业、学校下发的通知等渠道排在前五。不仅如此,这五大渠道还对人们主动防疫产生重要影响。电视新闻,一直以来都是官方、权威消息的重要发布渠道。公众要了解社会重大事件,首选电视新闻播报。而政府、单位、企业、学校等组织机构,尽管不是人们平时了解信息的渠道,但在特殊时期,人们倾向借助这些权威组织传递的信息,进行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群和朋友圈,在本次疫情中一举超越各大社交平台和新闻媒体两微一端渠道,成为公众重要的网络信源。对人们主动防疫产生影响的信息渠道里,微信群、朋友圈更是排到了第二位,仅次于电视新闻,威力不可小觑。

仍有9.27%受访者认为当前疫情不严重,另外,选择“说不清”的受访者占到了6.68%。这两类人群对疫情的判断源于自己了解的信息、社区或街道等周围环境没有浓厚防疫氛围、个人感觉和其他因素等。

疫情发生后,87.72%的受访者表示获取信息的需求增加,92.13%受访者选择主动了解疫情信息,72.74%的受访者特别关注专业新闻媒体的报道。不过,也有2.91%的人表示不想看到疫情消息。

那么,目前公众对疫情程度如何?南都记者将公众的疫情认识细化为感知疫情发生、个人防疫措施、本地疫情和政策、医学专家判断、全国疫情基本情况、中央和省政府措施、疫情以及衍生事件等内容。

从受访情况看,公众对个人防疫措施的认识程度最高,达到80.28%。接下来是中央和省政府措施,达到77.05%,了解全国疫情基本情况的占70.91%。深入了解疫情及衍生事件的比例最少,但也达到了55.6%。整体看来,公众对于疫情的关注度很高,特别是事关如何防疫、中央政府应对措施和全国疫情控制的消息。

2

为何不愿戴口罩?嫌麻烦懒得戴,偏信“民间秘方”能防疫

考察完公众意识,再从公众行动上看,高达94.94%的受访者表示主动进行防疫,2.59%的受访者是在他人要求下采取防疫措施。不过仍有2.48%的人至今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可见全民防疫行动仍存在“死角”。

主动采取防疫措施的人里,39.61%的人一得知疫情后,就有意识提前准备防疫。认识到疫情严重性后,马上行动的人超过半数,占51.42%,而行动滞后者占比8.97%。此外主动防疫的人群中,超过70%在保护自己同时还充当“防疫宣传员”,主动向亲朋好友传播防疫知识。

这些不防疫的人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南都记者分析发现,不防疫人群中,高达65.22%认为民间秘方能替代官方推荐的防疫方法。那么民间秘方靠不靠谱?南都记者注意到,近日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也看到最近朋友圈在转一些民间秘方,初衷很好,但其中夹杂了旧闻,这些都是没有医学根据的。”

还有人受限于防疫所需的时间、金钱成本等原因,至今没有防疫行动。南都记者推测,可能存在口罩等防疫用品价格太高而无法承受等种种原因,导致这些人群没有采取防疫措施。此外,认为疫情不严重,嫌麻烦而不防疫,以及过于相信自身抵抗力的人也不在少数,占比都超过了40%。

打好疫情阻击战,就不能忽视无防疫措施人群,才能扫清“最后的角落”。要说服他们,该从何入手?或许可以从被动防疫的人中找到答案。调查数据显示,还是来自家人的劝说最为有效。南都记者推测,疫情期间公众普遍待在家,朝夕相对的家人不断对“防疫后进生”发起劝说攻势,最终促成改变。

影响因素里,居次的是社区街道(或居委会、村委会)的宣传,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如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等)。排第三的是企业、单位、学校的要求。而朋友的劝说和医护工作者的建议排名靠后。除了家人劝说外,其他因素排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强制的政策、规定比温和的劝说更有效。

再结合上文,微信群聊和朋友圈转发是促使公众主动防疫行动的重要渠道,南都记者建议,如果家人不戴口罩,可向其分享微信朋友圈的防疫文章,并不断发起劝说,双管齐下。

此外,南都记者还注意到,获取信息频率与防疫积极性成正相关。每日都阅读信息的人群中,超过90%主动防疫。而获取频率以每周为单位的人群中,主动防疫比例下降到70%-75%区间。偶尔才获取信息的人中,主动防疫的比例直接跌到了58.06%,没有采取防疫措施的比例占达到25.81%,超过四分之一。可见,掌握的疫情信息量与公众防疫积极性存在关联。扩大健康宣传,让信息不足的人加深对疫情的了解,利于增强他们的防疫意愿。

3

青少年、中老年成“防疫洼地”,还有人存在“逃避心理”

防疫意识低,防疫行动不足都有可能导致疫情的扩散。南都记者注意到,上海、天津、海南、哈尔滨等地出现多起聚集性疫情。为此,南都记者交叉分析多组数据,试图找出防疫对薄弱环节。

以性别作为划分标准,男女之间防疫意识和行动区别很小。但是从年龄上看,18岁及以下(青少年)、56岁及以上(中老年)受访人群对疫情严重性认识低于平均水平(84.05%),特别是意识到疫情严重性的青少年仅有30%。

不仅如此,这两类人群采取防疫措施(主动、被动)比例都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中老年人群防疫表现稍好,78.57%主动防疫、9.52%被动防疫,11.9%没有采取防疫措施。青少年只有70%采取防疫措施,其中50%主动,20%被动;仍有30%至今没有行动。

交叉分析发现,青少年防疫水平不高,与其信息获取不足,无法承担所需时间、金钱成本还有“信赖”民间秘方相关。中老年人则相信自己免疫力好,觉得防疫麻烦、不愿行动,并且同样“信赖”民间秘方,疏于防疫。此外,南都记者注意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疫情信息时,有20%的青少年和14.29%中老年人不会主动进行求证,就轻易相信。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这两类群体相信民间秘方能起到防疫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交叉分析发现,学历水平“两极”的人群既不想了解疫情、也怠于防疫,可能存在对疫情的“逃避心理”。

数据显示,随着学历水平提高,人们了解疫情的意愿呈现侧放的“U”曲线。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更倾向于与逃避阅读疫情消息,占比40%。其次,研究生及以上和初中学历的人群,主动了解疫情的意愿也较低,主动避免阅读的比例在6%至10%区间。

与此同时,学历水平和采取防疫措施的比例也呈现类似的“U”曲线。大学本科和专科人群防疫水平最高,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群防疫水平最低。不过初中、高中,甚至还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中,仍然有一部分“顽固分子”没有采取防疫措施。南都记者推测,以上人群拒绝接收疫情信息导致意识滞后,进而导致行动滞后。

采写:南都记者黄莉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