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科技

新形式 新问题 “上体学报思享汇: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变局之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2年7月23日,由《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办的“上体学报思享汇——学科交融与学理在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变局之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会议由北京体育大学任海教授担任学术总评,温州大学易剑东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上海体育学院熊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刘昕教授、成都体育学院张博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魏伟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王润斌教授、集美大学郑志强教授、首都体育学院韩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震副教授等8位知名中青年学者参与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3280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并进行在线互动交流。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主编陈佩杰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寄语。他充分肯定了此次“焦点小组”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就体育学科的交叉发展及我校学报开放办刊的理念进行分享。上海体育学院期刊中心主任吴坚编审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指出此次研讨会旨在引发学者思想交锋,共同探寻体育人文社会学交叉融合的创新思维和发展动力。

  本次研讨会突破传统学术会议的单一报告形式,会议分上下午两场,主持人与研讨嘉宾通过“焦点小组”的形式展开深入交流与互动,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背景下,旨在厘清体育人文社会学及其下级学科与母学科的关系,彰显体育学科独立性。

  在研讨过程中,主持人易剑东教授分别与教育背景为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母学科的8位嘉宾,从“母学科背景的优劣势、进入体育学术界的机缘、体育人文社会学下级学科的理论进展、体育特殊事实现象问题规律、体育学科系统性评价与学科升级的方向”等方面进行交流,在“学科背景与学术积累的结合、体育生态与学术地位的耦合、体育学理与学科演进的契合、体育特质与学科视角的融合、学科系统与创新路径的嵌合”五大领域展开对话,解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特征与学理,探寻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理论范式、研究主题与创新路径及其对母学科的独特贡献等。

  易剑东教授指出,在体育学科内,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学者数量最多、学术产量最高的二级学科,但存在学术影响力较小和学术地位有限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进入一个总体相对“混沌”的状态,需要融入并有效反哺母学科,才能更好地构建学术体系、彰显学科独立性。体育学科(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母学科的反哺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体育学科自身是不是运用现有的学科理论或跨越本学科理论的视角去研究特殊的体育现象、问题与规律;二是母学科是否具备开放的姿态和接纳的机制。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内部,无论是哪一个分支学科,目前都还有较大的推进、完善与升级空间,应积极与国际同行对话、对接实践需求、与母学科进行平等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内生动力和外设压力,实现国际比较和对话,积淀学术价值和理论贡献。从本质而言,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用人文社会学科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来关照体育事实、现象和问题,进而揭示体育独特规律的学科。

  熊欢教授指出,体育社会学具有较为稳固的理论流派和研究范式,其理论沿袭各流派的支系演进。体育社会学在体育学中的地位已经较为稳固,但在社会学中还处于边缘地位,影响力有待提升,优秀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对母学科仍有较大潜在贡献。体育社会学有其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但仍存在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混淆。从学科发展看,应夯实基础,开阔视野(跨学科研究),将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形成并壮大学术共同体。从创新点看,可紧紧围绕体育独特性,通过对关乎“运动身体”与“身体运动”的社会行动、关系、组织、制度、文化研究对母学科进行反哺和创新。所有创新都应建立在一点一滴的研究累积之上,是一种“势”,而非一个“口号”或“概念”。体育社会学研究本身的敏锐性、批判性、反思性、前瞻性、综合性为其提供了创新性基础。

  张博教授指出,历史学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学术研究,即对历史上的事件、人物等问题进行追根溯源的考证类研究;另一类则是探究规律性问题类研究,立足当代、回首过去并展望未来,为当下提供咨政类服务。体育史学研究既要兼顾纯学术研究与现实性研究,又要鼓励和支持基础性研究。只谈智库,不谈基础,则智库是“空中楼阁”;做好基础,夯实基础,智库才能充分彰显其学术底蕴。体育史学有其自身的系统性,但就目前国内的体育史学科发展而言,这种系统性还处于初级阶段。体育史学要进一步发展,既要在常见资料中发现新材料,解决老问题,也要重视考古新发现,还要善于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推动学科自身的发展。

  魏伟教授指出,体育在当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和独特性使得具有体育背景的研究常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鲜活范例,甚至是特例,成为反哺母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体育新闻传播(体育媒介)研究由于具有跨学科的属性,以及在体育学和新闻传播学中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子学科的特性,其系统自洽性是闭合的,已经具备了独立成为体育学下二级学科的必要条件。目前,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已经迈入新的研究层次,发展出一系列成熟的研究体系、方法,但仍存在学科独立话语体系阐释力不够的掣肘。需要在明确新环境、新技术和新关系的前提下重新定位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它的未来发展仍然无法脱离其他学科,尤其涉及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体育新闻传播现象时,需借鉴其他学科的经典研究范式。因此,未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且这个体系还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大。

  张震副教授指出,随着体育哲学的不断发展,很多优秀的研究和研究领域开始反哺哲学,尤其是在具身认识论、身心一元论、元实践、游戏论、休闲哲学等方面为哲学学科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真正的体育哲学研究不是为了概念而概念,而是通过概念反思、本体论的约定或承诺的构建,使得其他体育领域研究能够基于共同的范式与逻辑起点展开。体育要成为一个学科,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知识特征、锚定知识的核心,继而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术语体系和方法学。目前体育哲学已经逐渐体现出其自身的系统性,形成了成熟的研究范式,开始由“体育的哲学研究”向“体育哲学研究”推进。今后,体育学科可以从具身认知范式、体认范式、身体素养范式等出发,充分结合人文社会学的基础概念与体育独特的技术术语,通过深度联动与耦合产生来自人文社会学但又能够充分体现体育自身知识特征的创新。

  刘昕教授指出,学校体育思想大多源于教育思想,基本理论研究多以教育基本理论为逻辑前提,学科核心概念与体系结构也基本移植于母学科。但同时学校体育研究也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并随着其研究成果的自我突破,对教育学也形成了反哺效应,如对实践层面的推进、对体育价值的构建等。当下,学校体育既要回应新形势下涌现的新问题,也要破解既有研究中久而未决的困惑,如体育基本概念的厘清、学科划分体系的厘定、学校体育的学科归属、学校体育学研究方向存在分化但在寻求母学科支撑时出现学科错位等。学校体育学要突破固有的局限,首先要建立学科自信,明确学校体育的核心问题,既要加快构建学校体育基本理论体系,又要加大学校体育学元研究力度。深化学科融合,在立足本学科发展需求的过程中,通过多学科融合,汲取营养,谋求发展。

  郑志强教授指出,现阶段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更多地依赖经济学,是在母学科的框架内进行和运转的。但体育经济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研究体育市场资源分配和置身其中的组织和人的关系的学问。它在非“理性”的消费者、市场的垄断与竞争、体育产品的二元属性、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范式4个方面对母学科有一定的贡献。为了更好地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一是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二是要把握相关学科发展领域的趋势。从学科而言,体育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核心条件尚未具备,在严格意义上也尚未形成国内体育经济学的“学派”。虽然目前体育经济学还难以称之为独立学科,但其自身发展和现实问题的互动也使其在研究范式、研究主题、核心概念上有所创新。

  王润斌教授指出,严格按照科学学有关学科范畴的认定标准来衡量,体育管理学并不完全具备学科的独立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在独立的方法、成熟的理论、不可替代性等方面还存在明显欠缺。体育管理学的创新在范式上应从综合走向分化。目前的体育管理学试图在依据公共行政建立的政府管理学和依据经济建立的企业管理学中间找到平衡点,两种完全不同的学科逻辑导致了体育管理学承载的体量过大、体系庞杂、理论缺乏解释力、方法不能自洽。因此,很有必要将体育管理学根据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不同标准加以分化,重新组建相关研究内容,打造符合各自学科逻辑的知识体系。

  韩勇教授指出,以学科外在建制(论文专著出版、协会建立、刊物发行、课程开设、学位授予)来衡量,体育法学已是独立学科,但学科内在建制滞后,即有待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基于体育组织、体育规则和体育社会作用的特殊性,体育法学需要对具有体育特殊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加强对体育规则的研究。对体育规则研究,离不开公平效率的权衡、参与者权利的关注、法学理论的应用。以“以问题为中心” 开展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可能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中国体育法学目前正在进行学术转型。未来应立足本土,放眼国际,重视体育规则研究,追寻体育特殊性,为母学科及世界体育法学研究作出中国体育法学学者的贡献。中国体育法学应与中国体育法治同行,并且能够引领中国体育法治建设。

  最后,任海教授对研讨主题和学者观点进行了学术总评。他指出当下在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关键应处理好学科分化与综合的关系。欲实现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目标,一应使母学科体育化,二应使子学科关联化;未来,为促进体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应积极构建“体育学中国学派”。

  本次学术研讨会引起了体育学界的积极反响。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凸显了学术期刊在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中的服务与引领作用,促进了“期刊学者学术共同体”的协同发展,为在新时代进一步明确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下级学科的理论范式、研究主题、核心概念、创新路径等提供启示,为促进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成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