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重要议题
2021年上半年,在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复苏进程出现显著分化和不均衡态势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继续呈现出了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现在,上半年已结束,盘点作为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重要议题,将使我们更加详细地了解是哪些政策措施推动上半年取得这样的成果。
守好粮食安全屏障 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
林春霞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粮食供应面临着许多不稳定因素。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因此,今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无论是全国农业农村会议、中央1号文件、《乡村振兴促进法》,还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都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上半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4次突出强调了这个问题,并对与粮食有关的种子质量、安全生产、储备、流通以及保护种粮农民的收益等方面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同时,还出台了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组合拳”政策,从粮食产能、技术、收益和风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给粮食安全加上一道法律防火墙
1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下称《草案》)。会上提出,要加强对粮食流通环节的监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强化粮食收购、储存等环节质量安全检测监管;规定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粮食不得作为食用用途销售。明确了防止和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的措施。
《草案》的出台,对我国粮食从源头生产到销售流通渠道,整个安全标准体系的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法律方式加强对粮食安全的监管,把好粮食流通关,不让不合格的粮食流入市场,这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不仅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体现了法律监管的重要性。
《草案》首次明确规定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粮食不得作为食用用途销售,这是对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的粮食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
此项规定的严格实施对我国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起到加固作用,倒逼农业生产必须走绿色化道路,为消费者粮食质量安全加了一把安全锁,体现了我国保护人民健康、将人民放在心上的理念。
完善补偿机制 让种粮农民无后顾之忧
民以食为天。对于我们这样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粮食问题受到了严峻考验。特别是部分地区抛荒或耕地非农化现象依然严峻。
专家分析认为,农地抛荒或者非农化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土地拥有者没有获得理想的收益。需要用什么措施来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既让农民有钱赚,又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促进国内粮食稳产丰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只有抓好国内粮食稳定生产,牢牢抓住粮食主动权,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确保粮食安全的底线,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会议还就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了重要部署。会议提出,一要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稳产丰产。二要做好粮食收购、储备和市场调节,保障供应和价格稳定。三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
粮食生产不确定因素很多,不但会受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影响,导致粮食产量严重降低。同时,也会受市场波动影响农民收入。这就需要给农民保底,让其安心生产。
因此,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粮食安全生产以及保护种粮农民的收益和积极性作了具体安排。会议提出,稳定和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让农民种粮有钱赚。
通过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通过奖励政策和完善补偿机制,保证种粮农民旱涝保收不吃亏,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信心和积极性。
200亿财政资金保种粮农民收益
由于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今年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明显上涨。在夏收夏种关键时期,为了不误农时,也为了减轻农民负担,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产业,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左右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稳定农民收入。
中央财政拿出200亿元真金白银,对农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减轻了农民因成本上升而带来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国家将农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的决心。
为帮助农民抵御灾害等风险,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对500个产粮大县实施稻谷、小麦种植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种植收入保险。明年推广至主产省份所有产粮大县。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保险保费补贴45%。
对三大谷物保险补贴,实质上是加大了对农民收入的保障,也是对粮食生产贡献较大地区的一种鼓励和激励。先选择500个县进行保险试点试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再为全覆盖推广奠定理论和现实的基础。
粮食安全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并提出到2025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超过6.5亿吨。今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守好粮食安全这道屏障十分关键。
为实现这个目标,今年中央1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都对此作了重要部署,并通过一揽子政策的实施,统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从而进一步巩固农业压舱石的基础,保障粮食稳产增产丰收。
转变职能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童彤
作为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重大问题的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按照“一般每周召开”的惯例召开,且一直被视为各界观察中国政府聚焦经济社会改革领域的重要窗口之一,一举一动均高度吸睛。
2021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持续聚焦经济社会重要议题,面向市场主体切身需求,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已然成为被关注和提及最多的议题。
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汇报,要求进一步打通堵点,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
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强化措施、完善制度,坚决制止涉企乱收费,有序做好法定税费征缴工作,确保不增加企业和群众不合理负担。为此,当天会议明确“有序做好法定税费正常征缴工作,确保不增加企业和群众不合理负担”。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推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新举措。当天会议围绕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推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新举措。
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草案)》。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新举措,更大便利创业创新,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会议指出,要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
5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近些年通过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去年实施一系列普惠性纾困政策,有力促进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在今年上半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主题中,除了上述几次直接提及“放管服”,还有多次与“放管服”改革内容有关联,诸如确保资金直达基层、保就业、纾困企业生存困难等。这些措施都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焦点议题”增色不少。毕竟,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不仅能对促进创业创新、稳增长保就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更能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实际上,这正是政府多年以来持续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的成果。“放管服”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减少不公平竞争、放权市场但不放任、强化监管,促成市场活而不乱的有力抓手,自2013年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初就成为重要改革事项并延续至今。
“经济领域存在着诸多阻碍发展的问题和现象正是‘放管服’改革要加以改善和解决的,目的就是要确保经济在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持续增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贾若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维持经济增长需要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而维持经济平稳发展更需要在供给侧深入推进,这其中离不开“放管服”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耕。
“一边是有效市场,一边是有为政策。二者有效结合能确保政府在施策过程中更加精准支持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在贾若祥看来,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促进并维护不断涌现的新经济和新业态,将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带来的重要红利之一就是在优质营商环境下不断壮大的各类市场主体的规模,成为有助于支撑现代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深化“放管服”改革始终围绕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而展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通过“放管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压力,继而达到保就业和稳增长的初衷。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优化营商环境,利好市场主体生存,促进了就业这个社会“稳定器”发挥作用。
他认为,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首先要认清的是不惜一切代价让各类市场主体得以生存,同时采用“轻装上阵、开源节流”的政策思路和手段,让企业快速回归正轨,逐步回归到创造利润的良性循环,继而形成通过释放发展潜力不断吸纳就业的正向循环。
在汪浩看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利益调整。无论是中央与地方之间,还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均难免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分配,对于施政者而言,这无异于“刀刃向内”,需要通过自身革命交出一份顾全大局、舍小顾大、迎难而上的市场期待的答卷。
多措并举 织密民生保障网
林春霞
增进民生福祉是“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围绕这个目标,今年以来,我国始终以“六稳”“六保”工作为切入点,把民生保障目标放在首位。特别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针对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部署。
医改降负增效频出新招
看病难、看病贵,是民生领域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一些重疾贫困患者,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只能望而却步。而近年,通过药品集中采购降低医疗费用的措施为破解看病贵打开了一条通道。
这种以降低医疗费用为目标的药品集采方式,在1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到认可。会议强调,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以常态化制度化措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在进一步明确药品集采常态化制度化的同时,4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强调对个人医保账户进行改革。会议确定,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拓宽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将更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个人医保账户资金在家庭成员之间共济,提升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不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有利于增加家庭整体防范健康风险的能力。
按照国常会对医改的部署要求,前不久,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改革的大方向,主要集中在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改善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建立常态化机制三个方面。其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之间的差距,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立常态化机制,是改革的重要发力点。
财政惠民资金直达重实效
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惠民生,并力导资金直达基层,这更加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民本思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实施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惠企利民作用。3月15日,他提出加快把扩大范围后的财政直达资金落到基层,突出用于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保障基层运转支出。4月21日,他强调,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将直达机制常态化,与去年直达资金全部为增量资金不同,今年主要为存量资金,通过改革调整资金分配利益格局,把中央财政民生补助各项资金整体纳入直达范围,资金总量达2.8万亿元。目前中央财政已下达直达资金2.6万亿元,其中超过2.2万亿元已下达到资金使用单位。
下一步,直达资金使用:一要突出重点,继续主要用于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二要督促地方做好剩余直达资金下达和使用,保障相关政策及时落地生效。三要严格直达资金监管。财政、审计及相关部门都要加强监督,动态跟踪地方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确保直达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发挥惠企利民实效。
给灵活就业群体开绿灯
保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因此,纾困小微企业、稳市场、扩就业、保民生也是今年上半年国常会工作部署的重点。
5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期限延长到今年底,确定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会议决定,一是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二是将去年实施的职业培训、技能提升和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及发放失业补助金和临时生活补助、支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等政策延续至今年底。三是促进市场化就业,加大对“双创”的政策支持,推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促进高校毕业生自强自立、就业创业。
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达2亿人。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的情形下,送快递、开网约车、当网络主播等灵活就业形式成为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为了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创业,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一是研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措施。推动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二是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三是抓紧清理和取消不符合上位法或不合理的收费罚款规定,为灵活就业创造好的环境。
此外,为了支持灵活就业人员住房消费,使其享受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便利,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十四五”时期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大激发市场活力促发展、扩就业、惠民生。同时,又提出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
以上两次会议,打破了以往户籍政策的壁垒,给灵活就业群体打开了在就业地参保、享受公积金低息贷款的绿色通道,更大程度激发了灵活就业群体创业的积极性和潜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马建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国家高端智库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综合类国家高端智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研讨会系列报道丨打响“营商环境最安康”品牌影响力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席勒名言 http://www.xinzhiliao.com/rq/nvxing/8763.html- 标签:如果我是dj,shangav,李晨微博微博,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
-
盘点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重要议题
2021年上半年,在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复苏进程出现显著分化和不均衡态势的情况下,我…
- 【视频】国研中心党员风采录⑦丨崔传义:坚持向党负责从群众利益出发为中央决策服务
- 市说新语丨ST涨停潮非理性 盲目博傻风险大
- 社区团购进入理性发展新阶段
- 挖掘落地场景 人工智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 百年纪事(123)丨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研讨会系列报道丨天津:用更优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 高端访谈③丨董小君:新征程上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
- 研讨会系列报道丨培育市场主体 优化营商环境研讨会取得广泛社会反响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第二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党史学习教育研讨班
- 时报时评丨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