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商道经纬丨内外贸一体化探索提速 助力企业稳发展

聚焦内外贸一体化

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按下“加速键”。商务部等14部门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描绘了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未来3年的发展蓝图。如何看待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义?此项工作需要突破哪些瓶颈?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如何更好适应?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探讨。

孙兆

商务部等14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在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此举也意味着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将进入提速阶段。

“两条腿”走路很有必要

早在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障等。

此次《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试点任务包括完善法规制度、促进标准认证衔接、培育一体化经营市场主体、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优化内外贸发展环境、创新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培养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

在完善法规制度上,将全面梳理市场主体开展内外贸经营时遇到的制度性障碍,提出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推动修订妨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清理纠正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不公平做法和隐性壁垒,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和贸易政策合规评估。

在促进标准认证衔接上,则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组织、专业机构等开展国内国际标准比对,积极采用通过开放和透明程序制定的国际先进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支持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来华落驻。推进中外标准互认。支持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为内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国际化发展等。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疫情暴发冲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贸企业经营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一是有助于外贸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大市场需求,提升对外需波动等风险的应对能力;二是通过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内相关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内贸企业提升国际竞争意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和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促进国内大市场形成;三是通过内外法规、标准、规则等的衔接,打破内贸与外贸的分割,有利于推动国内外市场的对接,更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梁婧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表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外贸企业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帮助外贸企业更好拓展海外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内外贸融合发展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国内外贸相关法律、制度、规则与国际相衔接,让资源要素有序流动、高效配置,促进我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某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内外贸一体化既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必要之路,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内外贸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两条腿”走路很有必要。

仍存一定的改善空间

加速内外贸一体化是我国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内外贸一体化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高水平对外开放必然要求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内外贸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逐步与国际贸易管理规则相衔接,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距离高水平内外贸一体化仍存在一些改善空间。”周茂华说。

针对目前内外贸一体化存在的瓶颈,梁婧表示,首先,内外贸一体化面临的难点是国内外标准认证体系不同。内外贸企业产品的技术、质量、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当地监管要求、标准认证,将很难进入当地市场。其次,国内外市场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在营销、销售与流通、售后服务等方面缺乏熟悉的渠道,可能还会面临地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这会影响企业对内或对外拓展的积极性。再次,内外贸一体化推进需要熟悉国内外法律、规则和市场环境的人才,相关专业化人才仍相对不足。

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外贸企业能否更好地用“两条腿”走路,取决于许多因素影响。从企业自身来看,一方面,很多企业缺乏专业的内贸人才,多数外贸人才直接转内贸并不能无缝衔接,企业需要新培训或者寻找人才,组建新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很多外贸企业缺乏国内的销售渠道。目前,国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部分企业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销售渠道。外贸企业如果转型内贸,就意味着要抢占资源或者重新搭建渠道,这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在现有基础上,应如何进一步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步伐?周茂华表示,一方面,要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及时总结经验,稳步推广。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制度规则体系,支持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经营,鼓励内外贸创新融合发展。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培育与完善内外联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梁婧表示,第一,要加快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在法规制度、质量认证、检验检疫、监管体系等方面加强与国际的对接,同时,积极推动我国先进标准“走出去”。着力优化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地方保护。第二,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平台,通过设置出口转内销专区等方式加强内外企业交流。第三,推动内外贸数字化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高生产质效,促进产销衔接。第四,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相关复合型人才。

内外贸一体化促进内外循环协同发展

李晓红

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按下了“加速键”。5月10日,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划了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未来3年的发展蓝图。

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陈子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促进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可以消除过去按内外贸形式不同而实施不同分类管理的弊端,有利于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发展,是有效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关键之举。

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意味着我国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作提速。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蕴告诉。

王蕴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具有三大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更好协调内需与外需,短期既缓解出口和稳定增长面临的压力,又能有效提升国内供给与需求匹配水平,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通过试点,为优质外贸商品构建畅通的内销渠道和网络,丰富国内市场供给,有效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国内需求以稳定增长和国内市场优势可持续发挥。

二是有利于提高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效率。通过培育一体化经营市场主体、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优化内外贸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试点,有助于提升内外市场联通水平、推动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提高市场主体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要素的能力,促进国内产业提质升级。

三是有利于提升国内统一大市场发展水平。如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将在梳理市场主体开展内外贸经营时遇到的制度障碍的基础上,推动修订妨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清理纠正妨碍公平竞争的做法和隐性壁垒等,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通知》明确,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专家择优确定试点地区,并根据试点推进情况适时调整试点地区。

在陈子雷看来,试点地区需要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做好标准认证衔接、培育内外贸一体化市场主体、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优化内外贸发展环境、创新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培养一批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七个方面的工作。

王蕴认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大生产循环的各个环节,并不是简单的出口转内销,试点地区要准确把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关键点,对本地的产业、流通渠道和平台、市场需求等应有整体性地把握,系统性地设计内外贸一体化的方案,分步骤、有序推进相关工作。一是要抓实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打造,建立本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二是根据本地产业发展情况,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探索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模式。三是要积极健全内外贸融合发展的平台,支持打造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制度高地,并在相关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知》明确,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

陈子雷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的出现,将提升企业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形成具有全方位、多视野、多专多能的复合型经营企业和产业集群,为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提供必要的动力。

不过,在疫情影响下,部分外贸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受阻、物流运输不畅等阶段性问题。

“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有利于各方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物资采购、生产制造、运输物流等方面的变化来灵活调整企业产供销渠道和生产经营计划,能够更快地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生产经营。”陈子雷表示。

王蕴也表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一方面,有助于外贸企业转移订单、稳定产能。国外订单流失对部分外贸外资企业的正常经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冲击,通过积极营造环境和提供政策支持,帮助企业畅通内销渠道、开拓国内市场,短期能够有效弥补海外订单损失,稳定生产经营,中长期来看,为企业进一步转型发展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力度畅通供应链,疏通物流渠道,有助于推动外贸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包括推动商产融合,建设内外贸一体化流通枢纽,推进内外贸同船运输、内外贸泊位共享等监管创新,能有效补上供应链上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促进供应链尽快恢复稳定状态,保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企业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对此,陈子雷建议,实施内外贸一体化的经营企业,需要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来从事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品牌营销,推进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的规范化管理,加快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国内外法律、规则和市场环境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畅通“双循环” 须内外贸“两条腿”走路

近日,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提出,将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此举旨在引导企业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从外贸“一条腿”到内外贸“两条腿”走路,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我国内外贸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具备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良好基础。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4万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9万亿元。其中,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但在外贸再攀高峰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贸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增多。外贸企业遭遇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成本高企、人工成本上升、融资成本偏高等难题,一些企业虽然接到大量订单,但利润率偏低,“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较为突出。偏低的利润率,导致部分实力较弱的中小外贸企业甚至遭遇资金链危机,有的严重影响到企业生存。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性凸显,在政策层面得到积极推动。2020年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为帮扶涉及近2亿人就业的外贸企业纾困发展,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之后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10条政策措施,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包括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障。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再提“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鼓励出口企业与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对接,多渠道搭建内销平台,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一系列部署。

内外贸一体化是更好发挥内需潜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疫情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不少外贸企业遭遇出口受阻。转战国内市场,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成为外贸企业的必然选择。各地大力倡导并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支持外贸企业多形式同时开拓境内外两大市场。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转内销,既稳定了外贸主体和产业链供应链,也拓展了国内消费和产业升级需求,丰富和满足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部分企业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取得较好效果。据2020年11月披露的数据,商务部对4130家外贸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外贸企业已经开展了出口转内销业务。例如,山东某中外合资摩托车生产企业由于产品价格定位高,受国内消费水平影响,2017年至2018年出口占90%。随着地方政府鼓励出口转内销,扶持外贸企业多形式开拓境内外双市场,该企业把目光瞄准了国内摩托车高端市场,2021年国内销量已占总销量的30%,营业收入占据总营业收入的50%,国内市场开发带来了新的利润。

对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相关上市公司的反应积极。在近日的投资者互动中,有外贸进出口服务行业的公司表示,商务部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政策将为外贸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性,有利于业务发展。另有公司表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开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效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内外贸一体化既是我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基石,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真正实现全球化的要求。内外贸一体化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对企业也是新的挑战。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曾指出,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依然存在国内市场培育、品牌宣传推广、内销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现实挑战。有业内人士提出,“双循环”将带来需求侧的内需倍增和供给侧的价值链重塑,企业需要通过转型布局、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模式、内销渠道建立等创新举措来实现内外贸并驾齐驱。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校企共同发力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

时报时评丨以更积极的宏观政策应对国内外风险隐患

视点丨做强“专精特新” 打通产业链供应链

民生论谈丨稳定农民心 打好夏粮丰收仗

助企纾困渡难关 ③丨金融政策再加码 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龅牙兔儿童情商乐园,嫁给100分的男人,面对面游戏下载, http://www.xinzhiliao.com/rq/nvxing/45506.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网络排名,类似菊内留香,免费av在线好吊,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