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南安市文体旅局:创新体教融合机制打造体育冠军“摇篮”

  中国网讯 近年来,南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不断深化体教融合机制,着力拓宽发展渠道,持续向上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涌现出陈海威、黄东萍、李发彬、黄少坤、王乌品、陈冰冰、叶泳涛、许燕茹、戴伟斌等优秀运动员。今年7月23日—8月8日,南安市优秀输送运动员李发彬、黄东萍将参加东京奥运会,两位运动员都有可能创造泉州市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实现多年的泉州体育梦想。

  南安市文体旅局充分履行体育主管部门职责,创新体教融合发展机制,扩宽体教融合领域,丰富体教融合内涵,畅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着力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形成独具特色的体教融合“南安模式”。

  南安市体育学校是一所县级业余体校,也是一所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155亩,建筑面积42500平米,教学、训练、生活设备设施齐全先进,实行“三集中”办学。学校现开设有篮球、田径、游泳、举重、羽毛球、跆拳道、排球、网球、摔跤等九个运动项目。体校突破招生选材难题,坚持走体教融合发展之路,大力夯实育才基础,提升体校的综合实力,确保优秀体育苗子“选得进、留得住、拔得尖、送得出”。

  南安市体育学校由市政府创办,隶属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管理。市文体旅局主要负责学校教练员的派遣、管理和业务培训,协调解决学校建设和学生训练生活等资金要求,组织招生和输送,指导监督学校的业余训练工作,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经常深入体校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帮助解决存在问题。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学校文化教师的派遣、管理、培训以及学生的学籍等管理,指导学校的文化教学、学生思想教育等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下,让家长看到了希望,打消了疑惑,确保优秀体育苗子能源源不断的进校培育,有力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

  南安市体育学校严格按照“德育为首、体育为本、文体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文化学习、生活、训练“三集中”办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苗子。

  学校始终将德育教育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学校建立了校领导、各职能处室、团队、班主任、教练员、科任老师全员参与、各司其责的德育教育机制。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传统、人生规划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学校注重不断创新德育工作载体,举办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教育、爱国主义、励志演讲等主题讲座和祭拜烈士等主题活动。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建设班级、队伍微信群,为教练员、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提供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注重规范日常管理工作,每周一早会、周三班会、周六运动队队会等,由此形成了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阵地,有效地推动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始终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开齐上足省颁课程。义务教育阶段每天开设六节课,每周三十节课,每天下午上完两节课再进行2小时的业余训练。高中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特点,实行分层次教学、训练。因材施教,培养和发挥运动员的优势项目,在高考时能够针对普通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等报考。

  一是因材施教,课时课量灵活。针对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明确文化学习课堂教学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辅导,增进师生交流,培养教育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校要求教师适当放慢教学进度,着重讲授基础知识,实行分层教学,不同的班级设置不同的作业难度、布置不同的作业量,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运动员每年要参加各种比赛,期间很多功课不能及时完成,学校要求教练员把参赛运动员的名单送到教务处,由教务处协调文化教师利用晚自修等时间为他们补课、辅导,使他们能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

  二是营造氛围,激活激发热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校要求班主任、文化教师、教练员三者要经常交流,共同做好学生的学习、训练等思想工作。首先,学校安排教练员进课堂听课、参与期中、期末考试的监考工作,并要求教练员必须在学生的试卷和成绩报告单上签署意见;其次,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质量检测,由教务处把每个运动队队员的成绩统一汇总,分发到教练员手中,让教练员对本队队员的学习情况心中有数,便于开展思想工作。每学期评定奖学金、助学金和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习积极分子,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2005年首届高考以来,南安体校每年高考的本科上线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百分四十以上,最好时达到百分五十五),专科上线率保持在百分八十五以上。如2018年,体校有69人参加全国高考,在入学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有31人上本科线人被体育类本科大学录取,录取率55%。

  南安市积极探索网点校建设模式,拓宽办训思路,推动项目训练进校园,优选后备人才。由学校派出教练员,在具有传统项目基础及一定训练条件的学校建设训练网点,不断巩固业余训练,现已完成击剑、射箭、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田径等10所网点校的建设。在网点校训练的运动员,通过基础训练、培养兴趣,好的苗子可以向上输送,其他的运动员则升入普通中学学习。

  坚决贯彻“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积极输送、不断提高”的训练总要求。一是坚持选材第一。选好苗子,就是成功的一半。学校组织全体教练员深入到各乡镇各小学各教室中进行选材,初选的苗子要集中到学校进行短期集训,经测试、文化考试、体检、面试,再择优录取。二是注重规范管理。学校根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各项指标要求,对计划、总结、选材、大纲考核、技术档案等常规进行规范要求。各项目教练员能全面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年龄、性别、水平、特点,合理安排,区别对待,力争训练科学实效,为运动员输送到上级体校、体工队打好基础。三是及时跟进了解。运动员输送后,教练员会持续跟踪输送运动员情况,了解运动员训练情况和思想动态,尽到保驾护航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