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结合权威机构的运动指南,告诉你体育培训班要不要上?如何避坑?

10月16日,教育部就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目前全国有一家,云南省已经做到了从今年(入学新生)开始体育中考跟语文数学外语一样都是100分。而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

紧接着,青岛某中学体育老师当班主任,遭到学生家长在市政务网站上的公开投诉事件,立即联动起“中考体育提高分值”的新规,彻底推向了风口浪尖,引起全社会关注。

而体育兴趣班的话题,随着重磅的中考体育改革的动向,还在持续刷着屏。

看看现在的育儿生态圈,就知道它的确可以算作育儿路上的一个怎么绕也绕不过的点。“中考竞争这么激烈,差一分就差几百名了!”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体育中考培训班,都有这样的想法。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上体育兴趣班?如何选择和安排时间?这些问题,困扰了许多爹妈。我就听说过一个二娃家庭的爹妈吐槽,说一到周末,很多宝贝们加起来一天要上八九个兴趣班,爹妈已经快挂了。

白岩松主持的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特意就此话题进行了一场深度探访。

“体育好等同于学习差”、“体育=玩”、“体育不考不用重视”等等,诸如此类的观念,导致学校、学生、家长三方都不重视体育课。常常是,一节体育课下来,学生们连汗都没有出,是名副其实的三无体育课——无运动负荷、无战术、无比赛。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们普遍上了14年的体育课,却一项运动都不会。

同时,长期对体育教育缺乏足够重视也使得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单从视力不良一个问题来讲,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情况。另外,体质健康方面,孩子们的跑动能力、肺活量、肥胖等等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

那么在报体育运动类兴趣班之前,我查询过许多资料,比如梅奥诊所、美国儿科学会等等。

在这里我要先跟大家说一个误区,我发现现在很多商家机构,包括一些比较心急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在体育特长方面也希望赢在起跑线,所以很早教开始了专业运动,希望为未来打基础。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以下来自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

1.延迟运动专业化至少至15-16岁,以尽量减少过度使用伤害的风险。

2.鼓励参加多项运动。

3.体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习终生的体育活动技能。

有的妈妈问:我希望孩子走专业运动员的路线,

不就应该尽早开始训练吗?

真相:1.2013年美国运动医学医学会调查发现,88%接受调查的大学运动员小时候参加了多项运动。

2.进行单项运动训练的儿童比参加多项运动的儿童受伤的可能性高70%至93%!

3. 专业运动员成绩是否优异与早期运动专业化无关。换句话说,并不是越早开始一项专业运动,就一定会在未来取得好成绩。

这一点我还特别查了一些资料,以击剑为例,

——2008年奥运会个人佩剑冠军仲满,15岁开始训练。

——来自德国的Bretta Heidemann,曾斩获个人重剑奥运金牌,14岁开始训练

——来自美国的Mariel Zagunis是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美国击剑选手,曾经在2004年和2008年两次夺得奥运冠军,10岁开始练习击剑。

所以,尽早开始与专业成绩是否优异,可见并无太多关联。

刻意练习能提高体育运动成绩吗?

大家都知道刻意练习的1万小时规则。

经研究表明,所谓的“10年/ 10000小时规则”对运动员来讲,早期单项运动专业化的策略(这些运动中的表现发生在青春期之前的年轻时)并不是成功的保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长期不利成就与伤害风险增加有关。

所以,在儿童早期的体育活动中,运动的多样性和孩子能够享受其中才是王道啊。就

不要在儿童专业化体育训练问题上,按下急进的快进键。

参加培训不仅是为了考试 是为了能养成锻炼身体好习惯

“很多家长让孩子参加体育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中考体育满分。”更重要的应该是可以让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拥有健康的体魄。

家长没必要盲目跟风报班

“体育消费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只要不太疯狂,是可以接受的。”松柏中学体育组长陈建成认为,这与大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有关。不过,他也指出,有一部分家长盲目跟风报体育中考训练班,是因为没有从小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被政策引导着,为了应试赶紧“补课”。他们不了解学校体育教学情况,有些机构又把自己的能力“神话”了。

实际上,大部分孩子只要在学校跟着老师的步伐,认认真真上好体育课,是不需要额外去校外报班训练的。因为体育中考考察的内容是普及性的,不是竞技选拔,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拿满分。除非是少数肢体不协调的学生,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或者平时没花时间在体育上,已经到了初三年迫在眉睫的,才有必要去培训班加强训练。

“让孩子去补课不等于就有了体育观念。”陈建成说,体育不只是孩子的事,家长也要有体育健康意识。现在,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是会学习会运动的。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体锻习惯。如果只是为了应付体育中考,考完就丢脑后,意义不大。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党委副书记刘建敏说,体育对于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改善身体机能大有益处,现在大家都开始重视体育了,这是好事。与此同时,我们又面临着一个新情况:现在,文化课要比拼,体育也要比拼,如果孩子的学习任务没减,又增加体育,负担无疑是加重了。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出台,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如果家长恐慌性地报班,挤占孩子的课后时间,显然是不可取的,应当考虑如何做好平衡。

如果要报体育培训班如何选择?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标准:

1. 自在喜欢的,而不是强迫孩子的

2. 有团队合作、亦有竞争的。

3. 教练nice,什么样算nice?应该对小朋友讲方式、有耐心,不搞魔鬼训练,不为了给家长“表演”,不为了考级、分数而体育。体育精神要比体育特长更有价值。

4. 机构在防护措施、教学方面的专业性。

满足这4项看起来过于完美,市面上能够满足这样标准的机构少之又少。所以,这4项要求是及格就好,而不是样样满分。

关于报名培训班如何避坑

1 尽量不要预交费超过3个月。

期限越长,变数越大,不要贪图便宜打包报名。

2 大机构一样不靠谱,仔细审查报名机构的工商资质。

不要以为大机构靠谱,就闭着眼睛交学费,大机构因为盘子大,资金往来复杂,爆雷只有靠天来救。

大机构经常是加盟商、下属子公司

加盟商就是交点品牌保护费,加盟商跑路品牌肯定不会管的。

3 下属子公司虽然靠谱一些,学费都是直接交给总部,子公司一般没权限,师资也没保障。

子公司倒闭了,得跑到外地去找母公司要钱。

认识小培训机构的老板靠谱、师资稳定、培训期限半年,对钱对孩子都是负责的。

4 留存所有证据。

合同、发票都要盖章的保存好,不要付现金。

和任何人的聊天记录都不要删。

参考文献

美国儿科学会官方网站

梅奥诊所官方网站

Myer, GD, Jayanthi, N, DiFiori, JP, et al. Sports specialization, part II: alternative solutions to early sport specialization in youth athletes. Sports Health; 2016; 8(1): 65-73.

来源|掌上运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