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全市举行群众体育项目展演活动

  6月12日,2022年宜昌市群众体育项目展演现场,市花式柔力球代表队表演的柔力球规定套路《湖北一套》收获全场掌声。(通讯员张彬 刘华明 揭晓玲 摄)

  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号召,6月12日,纪念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70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2022年宜昌市群众体育项目展演活动在市体育中心举行。

  本次展演共有来自西陵区、夷陵区、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市武术协会等9支代表队共200余名群众体育爱好者参与,部分群众体育类项目还进行了展演。

  展演现场,花式柔力球代表队带来了柔力球自选套路《我和我的祖国》《湖北一套》,其动作优美、节奏舒缓;健身气功代表队表演的《太极养生杖》以器械导引肢体运动并配合呼吸和意念调节,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适合于各类人群练习;广场舞《万树繁花》舞姿优美、动感欢快,是当下最流行的广场健身舞蹈;市太极拳代表队表演的《56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深邃的文化底蕴、显著的健身效果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活动还开展了广场舞公益培训,群众体育爱好者共同学习了湖北省推广套路广场舞《一起向未来》。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本次活动,向更多市民群众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记者何婧 通讯员陈晓英)

  “在宜昌的绿茵场踢球真舒服”“羡慕宜昌的体育爱好者拥有这么好的场馆”……省十六运会期间,不少运动员对宜昌的体育场馆赞不绝口。

  尤其是投资23.35亿元、占地面积1425亩的宜昌市奥体中心,包括40000座的体育场、8000座的综合体育馆、1500座的游泳馆、2000座的网羽运动中心、400座的射击馆等“一场四馆”,已具备举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国内职业联赛的条件。

  近年来,宜昌积极抢抓全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政策机遇,推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四年间,共争取省级项目建设资金7009万元,建成县级项目7个、乡镇项目33个、村级项目59个,缓解了群众体育设施短缺问题。

  目前,市本级和12个县市区建有多功能全民健身中心,覆盖率达93%。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7平方米。

  更重要的是坚持公益属性。在宜昌,县级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日免费开放,市级体育馆法定节假日免费开放,市级体育场地全年免费开放。并打造了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平台“运动吧”,让健身选择“尽在掌中”。

  省十六运会,宜昌承担了许多大项比赛任务;端午期间,2022年“屈原故里”中国龙舟争霸赛(宜昌)在秭归举行……

  出台《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奖补经费竞争性分配办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经费补贴办法》,用“以奖代补”方式,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举办承办赛事活动。

  政策扶持引导下,体育公司、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迸发出生机与活力,常年举办国家级赛事5项以上、省级赛事10项以上、市级赛事50项以上。

  同时,宜昌还充分发挥山水特色优势,以“山(滑雪、越野)、水(龙舟、漂流)、路(马拉松、自行车)、舞(广场舞)”为主题,发展特色体育。

  其中,连续多年举办的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国宜昌自然水域国际漂流赛,让宜昌收获了“中国龙舟名城”“中国自然水域漂流之都”的美誉。龙舟和漂流也成为宜昌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名片。

  足球比赛创历史最好成绩;网球比赛夺得女双、女单、女团三枚金牌……省十六运会的群众体育比赛中,宜昌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丰富多元的体育组织。全市现有体育社会组织300多个,形成“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社群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健身站点”的多元体育健身组织网络体系,方便有锻炼意愿的群众能找到组织。

  经验丰富的体育教练。截至2021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突破1.5万人。每年一线个小时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60%以上,让正在参与健身运动的群众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快速提升水平。

  不断普及的健身理念。宜昌通过举办讲座、播放公益广告、编印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方式,把“大体育”“大健康”理念根植到群众心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宜昌还以全民健身日为契机,开展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评选,发出全民健身倡议书……不断营造全民参与健身的良好氛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0.51%。(记者杨婧 通讯员王训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