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文艺谈丨夏义生:重视娱乐话题的导向与格调

  自2008年1月27日以来,香港演艺明星陈冠希的和众多女星之间的照片,被人陆续公布于互联网上,此事被称之为“艳照门”事件。“艳照门”事件以来,海内外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各种媒体争先恐后、推波助澜、竞相热播,已然占据文化娱乐新闻的霸主地位。不管事件本身应当如何裁决和评价,“艳照门”事件在媒体的热炒下,已逐步演变成一种话语暴力,残酷地逼视着每一个受众和当事人,深度伤害了当事人及其家庭、朋友、“粉丝”和无法计数的未成年人。现在,“艳照门”事件仍然未了,作为具有社会良知和担当意识的严肃媒体,如何把握传播“艳照门”事件的度,坚守严肃媒体的价值立场,不能不发人深思。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陈道明,针对“艳照门”事件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我觉得最恶劣的还是传播者,还有把它公之于众的那些人。”媒体对“艳照门”事件的炒作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不满。笔者曾对某省省会的晚报、都市报和晨报三家媒体刊发的“艳照门”事件的新闻做过统计分析。从2月17日至24日这八天时间里,这三家媒体共刊发新闻56条,约42250字,图片17幅。其中,晚报日均发稿2条,1075字;都市报日均发稿2.75条,2262字;晨报日均发稿4.3条,1943字。这三家媒体给予“艳照门”事件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是近年来前所未有。环视国内各类媒体,对于“艳照门”事件,可谓竞相追逐、不厌其烦、连篇累牍。媒体对“艳照门”事件的炒作、放大,令人震惊、发人深思。择其要者,有以下三点:

  文化娱乐新闻如何把准导向?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导向是媒体的生命线。不容回避,当今一些媒体,在采编文艺和娱乐新闻时,强调娱乐性,轻视思想性;重视收视率、点击率,忽视审美价值、教育价值;注重经济效益,淡化社会效益。以至港台明星打喷嚏,我们的媒体就感冒。这次的“艳照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些媒体围绕“艳照门”事件苦心经营,不惜版面,炒得沸沸扬扬。而同样是在这个时段里,中国文联组织全国著名文艺大家,分成几个小分队,深入我国冰雪灾害重灾区慰问演出,这其中有多少台前幕后的感人故事,但这些媒体却失去了新闻的敏锐性,患了选择性盲视,激发不起像报道“艳照门”那样高昂的热情。我们的媒体“为了谁”——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媚俗心理,“围绕谁”——如果仅仅是围绕演艺明星的绯闻炒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导向问题。

  文化娱乐新闻传播如何坚持媒体操守?这是媒体人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媒体操守是媒体人价值追求的综合体现,是媒体人职业道德的集合。在媒体操守中,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是媒体操守的基石,媒体的公信力即建立于其上。原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对《新闻战线》的记者说:“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有了这一条,就有信用了。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要求是国际传媒界的普泛原则。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告诫记者要“准确、准确、准确”“准确对于报纸就如贞操对于妇女一样重要”。反观国内媒体在报道“艳照门”事件上,都有不同程度违背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地方。如《当事人猜想:陈冠希转战好莱坞?》《麦浚龙为阿娇“赎身”?》《传闻:陈冠希与杨永晴已分手》《传闻:张柏芝跳楼威胁谢霆锋》《传陈冠希已到上海》等,各种传闻与猜想充斥于耳。在这类新闻中,往往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辨,因而更具欺骗性。编辑们也明知新闻内容不够确切,于是在新闻标题上加上问号,以便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把道听途说的传闻和主观臆测的猜想拿来炒作,这与客观真实的新闻价值追求是背道而驰的,长此以往必然降低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损毁媒体的公信力。

  文化娱乐新闻如何提升品位格调?这是近年来全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媒体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需要积极建设,并以社会主流价值加以引导。娱乐话题中的低俗恶俗之风由来已久,反低俗恶俗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近年来,在新闻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文化娱乐报道的品位已大有提升,恶俗之风也大为遏制。然而,在此次“艳照门”事件中,媒体的肆意炒作和选择性盲视是显而易见的。“艳照门”事件就像是一起重大核泄漏事件,它给当事人带来的伤害显而易见,给当事者家庭带来的伤害不言而喻,而其产生的辐射与潜在伤害,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更为可怕。作为“艳照门”事件可能自知或尚不自知的参与者、受害者,每个网友、每个媒体人,是否应该以一种悲悯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不幸事件?同样的,我们的媒体应该站在何种立场,以怎样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事件?没有认真严肃的思考,失去了正确的价值选择,我们的媒体就跟风炒作卷入其中。更有甚者,有的媒体还严厉地批评:“那些性观念保守分子和传统道德卫士,对陈冠希退出香港娱乐圈持‘大快人心’态度”。诚然,陈冠希也成了受害者。可是,一桩“艳照门”事件,怎一个“性”字了得?它不也在拷问艺人的道德修养吗?难道只有像陈冠希那样才不是性观念保守分子和传统道德卫士吗?

  反思此次“艳照门”事件的炒作,让我们看到了在娱乐文化新闻传播中,低俗恶俗之风任重道远,亟需媒体的自律,媒体人的自警,同时也需要制度的约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