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运动生活  篮球新闻

铸魂育人 体悟中华体育精神|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主创团队走进北体!

  习总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乒乓球项目的地位尤为特殊。它拥有着最辉煌的竞技成绩、最庞大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一切从零开始”“小球转动大球”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和故事都来源于乒乓球。它们是中国乒乓健儿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是深深影响中国体育人甚至社会各界的精神力量,是新中国高速发展的助推剂。乒乓球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国球”。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而成,讲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乒乓男团处于低谷时期,在徐寅生、李富荣等老一代乒乓人和领导的支持下,时任男乒主教练的蔡振华临危受命组建新队伍,带领马、王涛、丁松、刘国梁、孔令辉“五虎将”,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终于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绝地反击、重回巅峰的故事,致敬国球,重温历史瞬间,再现自我博弈与家国情怀。

  在电影放映现场,许多师生流下了热泪。时光穿梭20余年,师生们的心同电影中的国乒队员一起,身负国家与团队的希冀追寻荣光,负重前行,绝地反击,感受屡败屡战、永不言弃的精神底色。

  影片放映结束后,主创团队成员与观影北体师生交流。众主创表示,作为《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主创团队进校园的首站,北体人对体育的热爱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很期待专业体育人的评价。导演俞白眉表示,“我们是电影人,但并不是专业的体育运动员,首站选在北体就是想听听体育人对电影的看法。”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讲述的是国乒人的故事也是中国体育人的故事,因此本片对于北京体育大学的师生们来讲,更有着不同的意义。

  活动现场, 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牛剑锋谈到了自己的观影感受:“非常的感动,影片让我回想起我当运动员时候的状态,‘夺得冠军、为国争光’始终是我的梦想。这部片子拍得非常真实,直抵人心,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到一个成功的运动员背后,需要克服多少困难,付出多少努力。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去欣赏的。”

  跆拳道国青队队员、2022年亚锦赛冠军林婧雯 也在现场谈了自己的体悟,她说道:“影片传递的中华体育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每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中都有失利,但失败并不可怕,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可以在里面吸取经验,改正自身的不足。无论何种际遇,请相信自己!”

  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现任亚洲篮球联合会主席、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 也通过视频的方式惊喜“现身”,他说道:“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崛起之路蕴含着无数的感动与荣耀。影片的故事也是中国体育崛起的一个缩影。上世纪50年代就有《女篮五号》这样以篮球为题材的故事片,曾经影响了几代篮球人。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在一代代篮球人中传承与发扬,回顾中国篮球的发展历程,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和荣耀时刻,希望未来有机会中国篮球也能被再次搬上大银幕。感谢该片的导演邓超先生和该片的制作团队将中国体育的感动与荣耀以电影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这部片子。”

  来到北京体育大学的校园,众主创都表示感受到了久违的青春与活力。谈到如何理解电影中的青春和,团队中的青年演员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许魏洲提到,北京体育大学的校园氛围与电影中的青春与相得益彰;丁冠森对我校“冠军之路”感触颇深,他向现场每一位未来的冠军致敬;蔡宜达谈到青春要不畏挫折、勇于探索;段博文从自身经历出发,和师生们分享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悟。

  感动背后,更有北体人对未来的思索。官微特邀请北体师生分享他们的观影体悟,感受催人奋进的中华体育精神。

  “观影过程中,我脑海中不停地回放运动员时的经历。虽然是不同的项目,但是那种为国而战、永不言弃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包括我们那时候在队里头训练、打比赛打得好的时候也会喊‘飒’。

  看比赛看的可能是比赛的过程或胜负,但电影更多的是传递体育人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体育的魅力所在。中国乒乓可能是一支队伍,但是中国乒乓球的精神是任何一个项目、一个职业或者一批人都可以去学习借鉴的。我希望能将体育人‘苦中作乐、不断奋斗’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像电影里说的,‘未来在哪可能不知道,但是现在绝对不可以坐以待毙。’还是要努力珍惜当下的每一天,找到奋斗目标,去挑战自己。”——中国女子冰壶队前队长 中国雪上运动学院教师 王冰玉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野蛮其体魄’其实是指强健身体。体育本身便具有育人的功能。北京体育大学是唯一有马克思主义本科的体育院校,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着力打造北体特色思政课,下沉体育文化项目,即,除规定动作外,教师按项目分门别类地研究体育文化,如女足、女排等,我的研究领域是乒乓精神。我认为这部影片对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电影中有三点思政元素:一、乒乓球是个人项目,但也有团队比赛,所以在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时会存在一些张力,而国乒精神在这一层的含义即为同心同德、共同奋斗;二、世上没有常胜的运动员,但会有长盛不衰的项目,这背后体现了国乒精神当中的胸怀天下,为国争光;三、影片做到了传递正能量,这是所有的体育精神都能体现的——不畏失败、百折不挠。”——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齐冰

  “作为一名体育生、曾经的运动员,我感到非常激动。电影将一个运动员的成长经历完整地展现出来,其中在省队训练、伤病等情节跟自己的经历十分类似,我感到非常亲切。

  现如今,我在北京体育大学就读,接触到了更多为我国体育事业努力奋斗的人。我们学校各个岗位的老师们工作兢兢业业,满腔热忱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期待我校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大学,我也将努力为我国成为体育强国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中国足球运动学院2019级学生 景轼炜

  “我本身就是一名体能教练,之前我也在国家乒乓球队服务过。影片中有很多片段,跟真实训练中是非常契合的。体能是训练的基础,一定要落实巩固基础体能,强化专项体能,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才能有更好的运动表现。

  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震撼还是其中展现的中华体育精神。我们肯定要秉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带头拼、加油干’,在实现体育强国的道路上不懈奋斗。”——体能训练学院2019级学生 周一博

  “我是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队乒乓球运动员张宇和。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太真实了,无论是练不完的体能、不断复发的伤病、五点钟的早训、凌晨1点的胶水和拍子,还是一遍遍反复的技术录像,仿佛一瞬间又给我拉回到在队里的那段时光。那么我们中国乒乓球队从屡次被压制到取得阶段性胜利,再现在能够到保持不败的战绩;从模仿别人的技术,到现在我们自己创新新的技术动作。那么作为一名运动员,我体会过影片中那种输球的痛苦,胜利的喜悦,后悔、懊恼、挣扎的心态。那我也是削球打法,都说削球只能做陪练,拿不了冠军,那在我进入国家队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冠军是中国的,绝非个人。在训练场上体现我的价值,就是最好的冠军。

  我知道想要培养一名运动员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退役之后,我作为教练员,需要总结每一名队员技术上的优劣势。也体会过教练员的这种不容易。所以这就是我们运动员对教练员之间的信任与依赖。

  中国乒乓队展现了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凝聚力,体现了不抛弃不放弃的乒乓精神。那么现在作为一名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学生,我将会继续为中国乒乓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