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运动生活  篮球新闻

大连最牛课间操攻关秘籍

  自2011年3月,“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被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大连多所学校也启动了大课间操的多样化探索。兆麟小学的花式跳绳、东华小学的炫舞空竹、沙区实验小学的武术操等都展现了各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成果。

  贯彻市委、市政府《“健康大连2030”行动纲要》,大连市学校体育工作聚焦体育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与长远影响,着眼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增进竞技能力和健康水平,立足本市实际,全面实施“1234”学校体育与健康行动。

  以贯彻落实《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工作重点,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大力实施学生身心健康工程,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健全学生发展品质。

  每年开展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监测,推动教学质量监测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体育工作,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要实现“2个100%”,即全市100%的中小学校按时组织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国家学生体质监测数据上报率达到100%。

  密切关注我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针对肥胖率、近视率偏高、上肢力量弱等问题,采取防控措施,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合格率与优秀率。

  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推进“一校一品”向“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发展,通过普及校园足球带动校园篮球、排球、田径以及武术等运动项目的融合发展,切实让义务教育阶段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

  充分发挥我市2个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5个大连市校园足球示范县区、115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70所大连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普及学校等校园足球工作品牌的辐射作用和带动力,有效提升学校体育的整体水平。

  一是开足上好体育课。增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科学安排体育课内容,保证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科学锻炼。中小学校要在每节体育课合理安排5-8分钟的身体素质练习内容,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要确保达到50%以上。

  二是提高教学水平。研究制定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测内容评价体系与标准,全面实施体育教学质量监测与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布局和特色建设。

  三是稳步推进体育考试改革。根据国家高考、中考改革精神,结合大连实际,进一步完善体育考试政策,强化学生体育过程性考核与评价,完善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特长生招生工作,发挥政策性引领作用。

  四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施项目牵动,引入国内外高端培训团队,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体育特色项目指导教师培训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科学设计安排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次大课间活动不低于25分钟,每周参与大课间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检查制度,结果向全市通报,与学校评先评优、校长业绩考核挂钩。

  二是规范体质监测6项制度。建立完善并落实全体学生测试、上报数据审查、数据抽查复核、体质健康研判、监测结果公示和测试结果应用等制度。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推进学校体育社团、俱乐部和兴趣小组建设。学校每年要举办全员参与的学校运动会或体育节,因地制宜地组织推广集体类的班级长跑、集体类跳绳等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

  一是开足上好足球教学课。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足球体育课不少于16课时,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6课时,高中三年至少安排16课时的选修内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必须保证每周一节体育课。

  二是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着力构建完善的竞赛体系,校园足球“校长杯”赛事普及率要达到100%,“区长杯”足球赛事覆盖率达到100%,完善校园足球“市长杯”竞赛体制。进一步浓厚足球文化氛围,推进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校园足球社团建设覆盖率要达到100%。

  一是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课程。学校每学期要落实6—7课时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以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为重要途径,以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为活动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

  二是确保健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育特点、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合理安排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