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运动生活  体坛八卦

无标题文档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中心白钢先生,中国行政管理协会执行副会长高小平先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先生,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先生,中央编制办公室综合司司长李章泽先生,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女士,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先生,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先生,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先生,中央编译局比较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先生(项目的总负责人),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史主任岳庆平先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先生。此外,美国和菲律宾的政府创新项目也派出代表观摩此次选拔和颁奖大会,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项目委员贺康玲女士也参加了大会。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俞可平:尊敬的各位选拔委员,各位政府创新入围奖项目的代表,各位专家学者和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12年前,也就是2000年,中央编译局比较研究中心和中央党校比较政党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了首届地方政府创新奖,至今这个奖项已经走过了整整12个年头,该奖项每两年举行一次,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六届,为了突出该奖项的科学性与独立性,从第五届开始,由北京大学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办,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学术机构独立主办,按照科学的评估程序和评选标准对政府创新进行客观评估的奖项。

  在过去的12年中,总有1913个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项目申报该奖项,有139个项目获得了入围奖。到今天为止,我们将产生总共60个的创新奖。我们之所以发起这个奖项,主要有几个目的。

  第一,通过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选活动,发现地方政府中自主创新、机构改革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先进事迹,宣传和交流和推广地方政府创新的先进经验。

  第一,独立性,具有自己的独立评选标准,不受任何人、任何组织的影响。我们有三道程序,每一道程序,相互独立,不受影响,也就是说任何个人要想影响这个奖项非常困难。第一道程序就是由专家组进行初选,一般来说,初选100个项目。初选组初选以后,由全国专家委员会抽出15名专家对初选出来的项目进行打分和评选,比如说20到25个入围项目。第二个评选专家跟第一个工作组的专家不能重合,是完全独立。最后我们派出独立的评估小组,到25个入围项目的现场进行独立的评估。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我们由全国进行选拔,不能与前两个专家委员会和工作组重复,都是相互独立的。

  第四,综合性。增加评选活动,研究与评选,教育为一体的评选活动,进行案例研究和教育,对于一些重要的改革经验向中国决策部门进行推荐。

  第五,透明性。评选过程高度的透明,从奖项的申请、调研,评选一直在高度公开的状态下进行。本届地方政府评选活动,于2011年3月在北京启动,首次向国家机关开放,为了响应国家的要求,本届政府创新奖在奖项上,新设立了社会管理一类。本届主会,共收到21地方政府申报的项目。严格的评选程序从申请项目中,选拔出25个选拔项目。组委会入围项目进行了网上公示,派出了13个调研组,对入围项目进行独立的评估。在今天的选拔大会上,15名委员将在这些入围项目中,评选出10个创新奖,其余的获得提名奖和特别奖。

  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25个入围奖分别是行政改革、社会工作改革,充分展现了地方政府一贯的创新、、文明的精神。与前五届相比,本届创新奖的申报活动,展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项目来源广泛,整体质量很高。从党委政府到,政协以及群党组织,从乡镇机关到中央机关部委,从东部到西部,都涌现出众多的新项目。

  五、申报项目在领域和区域上分布依然不均衡,个别省份像浙江、广东创新活跃,入围的项目和申报的项目比例都比较高。

  六、申报过程中,组委会与申报各方互动的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以外,本届活动组委会还与新华网合作,利用微博来进行传输。

  七、还设立了两个新的奖项,即中国地方政府特别奖和中国地方政府媒体传播奖。特别奖主要是鼓励有一些特殊意义的政府部门所进行的改革,媒体传播奖主要是新华网合作,我们进行了网上的投票,投票点击量最高的将获得媒体传播奖。

  各位朋友,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自创办以来,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支持,我仅代表各位领导向各界朋友以及媒体朋友,以及深圳北大北京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选拔暨颁奖大会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他的介绍,使我们对这个选拔大会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选拔和颁奖大会开幕式到此结束。现在我把主持权交给我们陈述大会第一单元的主持人中央编译局的何增科教授,现在有请何教授。

  孙平(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务副市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上午好。2003年以来,特别是国企统筹改革自去年以来,成都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改革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2009年,成都市启动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改革,促进了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建立了民生带动,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城乡群众真正得以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下面我向大家报告各项改革的情况。

  一、城乡居民,拥有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成都市19个区市县,面积1200,户籍人口10060,其中农村居民4600万人,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下,我国长期实行的管理不出城,财政不下乡的体制,使城乡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巨大。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府聚集的公共资源不能只服务于城市,不服务于农村,不能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城乡歧视。因此,我们认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推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2002年成都实现两级财政对三农的总投入7亿多元,从03年开始,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逐步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到2010年,实现了财政投入达到229亿元,是02年的3倍,七年累积投资达到797亿元。通过7年的努力,成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有明显缩小。广大农民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称誉。尽管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城乡公共均衡化的程度不高,城乡公共财政支出与人口的比例不相当,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与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09年,我们启动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了以支持农村发展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系,同时以推进村级公共服务改革和社会管理为载体,深化和完善新型村级治理改革,增强村级自治的动力,形成了充满活力、有序自治的良好局面。

  二、有权但是与意识相结合,参加改革办好。09年,成都建立了农村改革中心并以有效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我们的做法根据区委人口面积等因素制定标准,每个村每年至少20万元的财政预算用于村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并建立了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长的机制。2011年这个标准,提高到至少25万人,今年已经提高到30万人。这一制度安排,从财政预算上,实现了村级公共服务有钱办事。在有钱办事的基础上,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政府决策的方式,依托成都农村改革中心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会议和议事会议决策,村委会执行,其他经济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建立农民广泛参与公共服务事项决策,监督评议的管理机制。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增强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促进基层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在改革进程中,成都形成了宣传动员、收集、讨论议决公示,实施监督和评议改革的六部法律。每年年初,村组干部、议事会成员入户或邀请户代表开会,征求大家的意见研究专项资金怎么使用,对征集的意见进行仔细的梳理排序后,交村民议事会议决。议事会或村民对项目实施过程全程参与和监督,为了便于监督,我们还要求规范改革公示栏,开通基层网络,公开平台。项目实施完毕以后,要在群众中开展改革评议,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整改,整个过程满足了群众的真实需求,在建立完善经济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同时,这项改革还建立了村级公共服务建设、设施统筹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明确了政府自治组织和市场主体在村级服务管理中的责任,实现了村级经费和设施有效利用,增强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力量。

  三、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农村居民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改革三年来,累计22亿多专项资金,投到村以下群众提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建议。经过村民决策,到目前已实施了近6万项,主要解决了基础设施、行动环境治理、节能培训、文体活动等方面的问题,使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公共财政使用效率提高,随着决策,监督,评议制度的广泛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使用效率大幅提高,群众急需的公共服务事项得到及时办理。三是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形成了议定项目、监督项目、评议项目的议事规则,使成都村民自治得到了有效实现,基层进一步发展,提高村民参与公共服务的热情,村级公共服务的形成“大家事我关心,集体事我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培养村民的公识,起到了明显作用。四是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专项项目的实施,增强了村级事务决策执行的透明度和村级事务监督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村民通过对村级事务的决策参与,知晓了政策,掌握了决策背景,消除了误解。在这个过程中,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从直接领导转变为支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明显地改善了党群关系,村民议事会成员,固定联系群众,畅通了村民利益诉求表达和实现的渠道。农村矛盾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排解,尊重农愿,尊重农民自主决策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

  何增科:下面我们请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雄贵同志就大部门改革项目进行陈述,大家欢迎。

  陈雄贵(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尊敬的各位选拔委员、各位代表,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广东省改革实践。

  改革是广东的根,创新是广东的魂。2008年中央印发关于深化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按创新体制,广东顺势而为,在深圳、顺德等地先行先试,对大部分体制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按探索。

  一、改革创新助推大部门改革先行先试。2009年深圳、顺德大部分体制改革方案率先出台,并在全省26个县市区试点,目前已全部完成。“大部门体制改革”的项目,在今年全身开展。

  (一)大力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双转移,一是上对下转移,地级市汕头市以法定方式登记各县区同步向下放权。二是政府加大向生产和基层自治组织转移职能,重点将县区级的服务向村级延伸,推进公共服务改善,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实现政府与社会共聚共建。

  (二)综合设置部门,突出优化组织结构工作重点。将各部门相同、相近和相关职能进行同类,同类项目合并。组建大经济、大规划、大建设、大文化、大保障部门。

  (三)机构整合。党政机构由原来的41个精简为16个。三大部门所有任务,单位的流程全面重组,实现无缝对接,综合部门如办公室之类的实现了有机融合。搭建科学架构,着力运行体系,成为党政,市委一体的区联席会议,负责全局性重大决策。组建区委决策咨询和政府研究委员会;调整执行前,各大部门,集中统一,同时将部分权利下放其他社会组织形式;三强化监督权,整合审计职能,对部门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实行全程监督,强化政协公众媒体的综合监督。健全以党政领导、大部门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加大进行公开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投诉机制。

  (四)打造政府超市,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机制。推动战略服务,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云南县将23个服务窗口集中到社区服务中心办公,79项审批项目全天候办理。群众办事效率大幅提高,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广东大部分体制改革,以强化事权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统筹推进。其中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将财政比例,由6:4,调整为4:6,财政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获得社会活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2010年,顺德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收入分别增长15%,11.1%,10.6%。社会民生四项支出,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到70%,为40万市民建立了新建扩建学校14所。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创建22个就业基地,解决了1400多个就业困难的问题。改革促进了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这就是大部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高层指挥,强力推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改革模式,积极改革有稳舞台,改革成功有地位,营造了“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的路径。领导们始终全力支持改革,把改革作为一把手来抓,顺德的一把手也亲自在推动改革。

  (二)精心谋划,推进,确保改革有序推进。在方法上,改革立足各地实际,做了大范围调研,既保证改革科学,又确保改革大局稳定。试点改革方案进行了长时间的运行,方案一经稳定立即实施,既做到了统筹兼顾,又做到了提高效率,既考虑发展地区,又考虑欠发展地方。

  (三)以人为本,推进,确保改革平稳实施。充分监督各方利益,制定了周密的干部安置方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改革的平稳发展,改革中第三方85%的公共资源表示认同。

  (四)营造环境,果断推进,确保改革顺利发展。改革力度大,影响广,涉及问题敏感,我们一方面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另一方面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做好指导,向新闻媒体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

  汪说,完善大部门技术,深化社会服务和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巩固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要求,为进一步扩大大部门体制改革成果,同时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一是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制,重点建立,一级政府,二级管理的服务模式。二是完善社会参与模式,鼓励、扶持和发展社会组织。如、区组织,专门成立了社会化的咨询委员会,会聚,会聚民智,形成政社协同。三是创新基层社会服务模式,建立社工的联动机制,带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领导和鼓励企业建立慈善基金会和慈善组织。

  (二)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广东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在现有的基础上在减少30%以上,同时加大力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持续向市场和社会选择放权,制定政府职能转移和社会购买。刚刚在全省已经确立今年将要出台两个。

  推动大部门体制向综合延伸,履行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发展村级事务,行政事务,社会事务,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充分就业,我们将以支持政府创新评选为动力,不断地推进改革,为探索广东科学发展模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性质的提出作出新的贡献。

  杜帆(重庆市南川区纪委、监察局局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增强改革是以权力制约权利。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一切集中权利的都容易导致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变的理念。要防止滥用权利,就必须以权利制约权利,过去分权改革就是把全区所有部门分为财务、任务、工程项目、行政执法五项核心权,授权领导班子主管,监督,重大事项集体举措,必要时建立了财务委托。

  2011年2月南川区委区政府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南川区加强党政负责人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启动分权改革,在酝酿分权改革初期,部门领导,出现悲观论言论,但我区始终加强领导,坚定信心,开展专项监督,强化安防,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全区上下就形成了要走运筹帷幄的率先,不做庸才,成为子行动,我区分权改革,不是作秀而是对权利运行的改革。

  分权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分权改革不是心血来潮,而是顺应发展的要求,解决现行权力的当务之急。现在经济体制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者少数人手里,少数有权的人,必然会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要损害各级党和人民的权责,集中制、个人分工等等。改革开放30多年,中央多次向地方放权,省级政府多次向区县市放权,成为权力新起点,并赋予了发展新使命。我区分权改革已成为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南川正处于发展转变的时期,新时期的发展,不仅需要配置合理的权利机制,也需要有整体功能充分发挥的领导班子,更需要有一个发展环境和一批廉洁的领导干部。权力集中在一把手,完全可能导致让位,行为越位,公众委屈,发展成为空谈,成为可能。惟有革新,彻底改变,权力不断发展,才能赢得发展。分权改革,是致力于回归本位,使权力阳光,高效廉洁运行,分权改革实现了权力制约监督,有效制约了话语权、操控权和财政权,增强了集体财政的一把手失去直接权,减少和杜绝了暗箱操作的问题。分权的两年,我区查出党政一把手12人,有利推进了南川建设。分区改革带来了集权到分权的巨大改变,一把手从烦琐的事务中分身出来。比如我区卫生局局长,专攻三年投资,拉来投资3个多亿工程。将建设工期缩短6个月,成为重庆四个工程之一。分权改革,加强了则责任性,透明性,政府建设,促进了南川大发展,民生大改善,2012年全区GDP占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高位增长,我区获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市,南川整体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权力制衡是文明之本。至于一把手是当前中国要解决的课题,在全国区县市改革,分权改革具有很强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能性。我区分权改革符合中国下放权利的现实,符合和经济的发展形成,符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行政负责制度和职权则向统一的原则,减少了同级没人管,群众管不了的监督难度。区县市作为我国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单元尤其在省直管县体制下,区县成为党政权力的重要节点,实施“分权改革”对全国区县市调整,具有普遍使用价值。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专家、朋友,我区分权改革实施以来,在释放巨大能量,我们将坚定信心,将分权改革为民生幸福发挥更大作用。南川山好,水好,人更好,希望各位领导、评委、专家、朋友,到南川进行旅游、投资、兴业。谢谢大家。

  林慷(温岭市委、宣传部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代表温岭市委,向大家做陈述。温岭是一个县级市,位于浙江省的东南沿海,是中国道路新千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的塑造地。

  2011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69亿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第34位。温岭率先探索,行业工资协商制度,目前,我市有2085个单建工会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羊毛衫等233个行业,开展了集体协商。覆盖了7135家企业和42.3万名职工,我国的协商制度工资集体,先后得到了总理的批示肯定。08年,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工会,相继召开会议,推广我市的做法。

  一、启动工资集体协商的缘由。温岭是全国首家股份制合作企业的首创地,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对全市的发展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外来民工在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中所在的比例高达95%,发达的民营经济是我市的劳动关系复杂,劳资矛盾突出,劳资引发的矛盾步伐涌现,而这一现象在新河镇的羊毛衫行业表现的尤为突出。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市开始探索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温岭的工资集体协商由此启动。

  二、程序和办法。我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起步于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此后,逐步地推广到区域和企业内部工资协商。我们的工作模式是行业协商谈标准,区域协商谈底线,企业协商谈征服。

  (一)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我市的行业协商是一个三方的协商机制,行业工会代表职工,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主,政府介入举重协调。行业所属职工和企业组广泛的参与,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双方认同的工资标准。协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二是协商阶段。第一步行业工会和行业协会,对各个供需的进行界定,并提出供需的基本公家。第二步协商工资标准,行业工会提出基本构架,分别提交,协会讨论。工会和协会对企业的反馈意见,再次进行协商。然后送达各行业再次征求意见。这样,经过反复的协商,逐步地缩小彼此的差距。在大多数职工和企业组认为基本合理后,再按照多数的原则,确立各供需的协调标准作为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三步行业工会,召开全行业的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表决行业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办法等四项。行业工会和行业工协会,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书,并报劳动部门备案。三是协议履行监督阶段。除了劳动部门的日常督促检查外,各街道建立了由劳保会,工会,法庭有关部员组成的工资集体协商监督组,由以监督工资协议的履行。

  (二)区域工资集体协商。我市对一些企业集中的地方,由正组工委,以联合工会和商会写组委员会或者经营者代表,以全镇或者几个村的作为一个区域,进行工资协商,以确定本区域的最低工资协商。

  (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我们对具备协商条件,由协商能力的规模企业,单独开展工资协商。每个车间推选两名协商代表,以企业行政方进行协商,确定工资的标准,或工资的增长程度。企业工会和企业组协定工资集体协商书,并经职工代表大会表决后实施。

  三、制度特点。我市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为全国首创。行业工会行业协会和政府三方协商,工会、协会由选举产生,而政府参与,是推动并保证工资协商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协商达成的协议,是全行业和本区域的最低工资(工价)标准,而不是工资指导价,对行业和区域内的所有企业都具有纲领约束。体现了参与对话协商的理念,通过推选双方协商代表,在工会和协会之间,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协商机制,提供了职工表达利益诉求。

  四、将工资协商,纳入到责任目标讨论。各政府设立了前线,企业设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以落实履行,工资协议,防范企业组掏钱和恶意前线。

  五、主要效果。一提高了职工的工资水平,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03年实施以来,我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5%,全市城市工资已经达到2000-3000元,技术工达到3000-5000元。我市的最低工资比全国各省的最低工资标准高出690元。协调了劳资管理,解决了双方关系中突出的工资问题,规范了企业工资的分配行为,真正实现了劳资的双赢。目前,我市羊毛衫以基本实现劳资协商。通过确立行业工资标准,保证相同公众的工资在任一家企业中都享受相同的待遇。维护了企业内部共稳定。激发了企业公工会的效率,提高工会的地位。

  茆梅芳(陕西省子长县委、纪委):各位专家老师,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根据大会的安排,我就子长县公立医院改革,做出如下陈述:

  一、项目拨款,2008年,我县在县医院启动了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之后,我们又在药品集中采购,宪政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全面改革跟进。

  2009年10月我县被确确定为联系点,和陕西省100个工作试点县,按先后在我县召开了1和县医院发展改革会,领导到我县视察,同年9月,对我县医改进行调研评估,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主要动因。子长既是老区,也是贫困山区。七一届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提出要解决“五难”问题。当年,全面的民工纯收入是204307元,而手术医药费竟高达3000多元,因为贫困的情况非常普遍,成为社会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而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医疗基础差,医生资源匮乏,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的需要。二是以药养医。2007年,我们提出了要着力破解看病难问题。

  第一,政府主导,财政保障,突显医院的公益性质。采取了六条措施,强化财政投入。一是从2008年6月1日起,取消了药品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因此形成的减收由财政补贴。同时CT、彩超等由财政补贴。二是对全县公立医院进行改革。三是医务人员既人才培养的费用,纳入财政费用,为公立医院安排财政补贴,奖励优秀人才。四是公立医院在发展的由财政统一打包。五是医院的基本建设和由六是每月每年顶部八至十万元。

  第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改革医药促销体系,我县乡村,包括基本药物在内的所有用药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由各医药单位分别议价采购,改为全县所有医疗机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减少流通环节,以减少药品价格,实现了县乡村同质同价。

  第三,完善制度,绩效考核。一是推行了认识改革制度。二是以推行以绩效制为中心的改革。三是推行以成本为核心的财务改革。四是完善医疗为中心的监管机制。五是便民惠民措施落实为核心的内部运行机制。

  第四,统筹兼顾,多轮并躯,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探索建立了服务体系,二是探索完善了保障体系,三是探索完善了公共服务体系,四是探索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

  四、受益情况。广大群众直接受益,医改措施和现有的医保制度的有机结合,使患者在医疗费用降低,医疗保障水平提高的体制中,得到更多实惠,仅药品集中采购一项,就可减少农民负担1000多万元。门诊自定费用下降了37.5%,一例胆结石手术费用不到3000元。 公立医院充满活力。一系列改革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也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护人员的之间的工资福利待遇问题,确保了医院在改革中活力不减,与改革前相比。县医院、中医院年平均工资达到了6万元,医务人员的正常收入翻了一番。医院诊疗人次增加了31%,门诊人次上升了79.4%,县医院病床使用率最高时达到139%。

  五、创新体系。一是2008年6月1日启动了以创建评价医院为核心的公立医院全国医改方案的规定早10个月实施,其主要精神也基本吻合。二是突显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破除了以药养医的规律。三是打破的了传统的医药购销模式,建立了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从源头上斩断了各方的利益链条,四是以全员聘用制为合同的改革。调查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五是建立了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

  六、推广价值。我县的医改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成本低,全县医疗机构,每年用于推进医改增加的经常性收入,仅为1300万元,占2010年的18.8%,占财政收入的0.08%,这样的投入可以持续。二是易复制。我县以不断推进建立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推进医改。三年来,在五项重点任务上,全面推进,全面系统地综合医改可以为多数市县提供经验和启发。三是可操作,我们的医改和做法,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一步步啊不断检验出来的,便于掌握,易于操作。截至目前,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35个地市、32个县区251批次医改考察团来我县考察,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电视台、《健康报》等30家主流媒体都做了资深报告。

  子长的医改是全国医改现场子长模式以一种教育模式,在去年7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医改会上,领导对子长的医改提出了充分肯定,并为评为2010年度最为影响力的医改措施项目。

  2、问:成都市陈市长,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刚听您介绍,您这次的改革是全市部署的,那么统筹是全市统筹还是以区县为单位?第二个问题,服务的均等化。我想问一下,各个村、户的获得政府资金支持,以项目为单位,还是平均的?

  重庆市南川副局长,刚才您的是“直管”,我想问一下,现行体制下,总体来说,一把手说了算。分权以后,怎么解决一把手对副手的干预问题?第一个方面,干预怎么办?第二个方面,在现行体制下,改革要开展吗?

  3、问:集体协商制度很有意义,这里面有一个地方提到就是工资问题。工资的相关内容包括劳保、休假,是都涵盖在工资里面,还是只有工资,包括退休、养老等等?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4、问:浙江温岭的同志,我注意到你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由宣传部来牵头,你也是市委宣传部的部长来汇报。从管辖范围来讲,为什么由宣传部来牵头,是基于什么考虑的?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讲工资集体协商,协商的结果一定是增长,每年都在增长和协商以后,增资的结果对温岭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工资成本增加了,对温岭的社会发展有好处,也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有没有数据给我们说明一下。

  第三个问题是,子长县的项目。子长县的公立医院改革,在报纸上和媒体上看到很多,确实正面很多东西很多。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些困难?

  5、问:广东省的陈主任。大部门改革力度很大,这样的改革在其他地方的可执行性有多大,有哪些层级进行大幅度的,有特点改革进行?

  6、问:第一,四川的领导。半年以前,我去成都调研过。对这个项目我也写过调研报告,当时我的印象非常深。村民议事会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对乡村公共治理模式,比如说在议论一些大家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如果达不到一致的话,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要投票还是协商?实际运作当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说大家对一些问题(城乡建设拥堵试点)的优先权,特别牵扯到土地重大利益的时候怎么投票或协商?

  第二,广东的领导。大部分改革我们也非常关注,我觉得是“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这个理念非常好,不改革的话是怎么不允许的?

  第三,请教重庆的领导。我特别注意到你刚才介绍的“直管”,是纪委牵头调研的。实际上是市委的“一把手”,他的认同度有多高?从统筹的时间来说,谋划全局这方面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7、问:子长县的医改项目。外面的报道很多,你们的价格降低很多,但是没有表明医护人员的工资水平和改革以前比是普遍降低了,还是维持原来的标准,还是普遍提高了?如果有提高的话收益从哪里来,是财政加大了,还是来自于医保的费用多了?因为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难点,怎么维持这方面的积极性,针对这方面表述一下。

  第二,温岭项目。大部分企业处于困境,而且预计明年会出现大部分辞退的现象,这个情况下工资协商制度改革还能否维持,怎样维持?因为工资制度改革一直还没有写进政府的文件中。

  主持人:选拔委员还没有问题。没有的话,下面请代表回答选拔委员的问题,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再开放媒体和观众提问。我们按照顺序依次来回答问题。

  茆梅芳:我先回答一下老师们的问题。县里面在公立医院的改革中探索过“管办”分离没有?我们探索过,安徽的芜湖在“管办”分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我们还关注过这方面的有关报道。

  但是,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抽象。“管”与“办”,谁“管”谁“办”,如何“管”如何“办”?我们觉得很难操作,而且与行政体制机制,尤其是县域的阶层工作不符合,所以我们没有走这套路。

  第二,目前我们在医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现在医改存在的问题是两个问题:一是,县域卫生事业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卫生事业不平衡,基层卫生条件还比较差。二是,人才匮乏。我们曾经公开在全国范围内,在网上发了信息,招聘院长和基层医护人员。但是从结果来看,很难招聘来高水平的医技人员,局限于我们在子长范围内在大学本科生的毕业生来到我们医院来就业。

  第三个问题,老师提出来,医护人员的工资问题与改革之前相比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明确告诉大家,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较改革前是提高了。改革前的体制,只是少数人的工资待遇比较高一些,有积极性。但是,大部分人的待遇较改革间是提高了,通过改革调动了大部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我这里有一组数字,以我们县医院的职工平均年工资由改革前的2.9万元提高到6万元,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职工平均收入由2.4万元提高到5万元和4.5万元。我的问题回答完毕,不知道是否能令老师满意。

  林慷:第一个问题,温岭工资协商的内容主要是工资标准,有些大的企业协议里面包含工伤、退休、工价等一些不利的规定,也是有的。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由宣传部来牵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行业工资协商,涉及到好多部门,比如说总工会、劳动保障局,需要有一个部门协调。另一方面,我们宣传部作为市委的工作部门从1999年以来创立以来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在2004年参与以后由宣传部来牵头推动这项工程。

  第三个问题,工资协商和经济增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是否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我们觉得温岭工资协商推进了,实际上在推动温岭经济发展。从2002年到2011年温岭的经济增长率年均达到13%左右,所以没有对温岭的经济带来滞后的影响,反而助推温岭经济的增长。温岭的工资协商解促进了企业发展,所以对经济增长有好好处。

  第四个问题,这几年温岭经济遇到一些困难,受全球遇到金融危机的波及,温岭也受到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温岭推出工资协商以后解决了一些问题,因为工资增长比较高。比如说外来的民工不断涌入温岭,温岭的民营经济不会给工资协商带来影响。

  第二,一把手如何监督问题。分权改革是复制的权利是一把手分出来的,是一把手授权的。第二设定复制在一定情下汇报工作,根据复制的个人素质调整它的分工和分管事项。第四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制和专项听证制确保一把手如何管好复制的问题。

  第三,刚才评委提出来这项改革是不是因人而宜的。我们是这样理解的,南川区的分权改革是顺应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南川的发展需要这样的改革,南川区属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有合理配置的权利,也需要有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也需要一批连接的干部。

  (三)如何加强对权利的监督和研究?不可否认,这项改革推动的初期与干部的远见卓识和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但是通过实施两年来,南川可以说是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幸福,我可以用三个数据来证明南川的巨大变化。以2011年为例,我们一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的表彰60多项,有60多位省部级官员获得表彰,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到南川来考察。

  第一,从经济社会管理强度和难度来看,顺德是百强之县,经济总量大,社会管理重。从广东实践来看,我们现在已经有26个县区在试点,这些县区既有发达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比如说濠江区是非常欠发达的,可以从党政机构减少实施的。顺德大部门改革全国有5万多人去考察,进行了实地调研。广东有高度发达也有欠发达的地方,应该都是可以的。

  广东的改革代表党政合一,它是党政统筹。更重要的是大部门改革检验的标准是群众满意不满意,如果我们复制难,就会得考虑到各部门的利益问题,但是我们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一个标准。

  第二,允许改革失败,但不允许不改革。改革是广东的根,是广东的魂,广东有沃土,容易推。领导也去推,汪也把部门的领导叫来,我们要当改革的“挡箭牌”,经过很多努力,形成共识。

  孙平:村级公共服务在分配过程中,根据人口区位和面积的大小有一套标准,最少是20万。实际上就是村里面的财政预算,预算安排以后,每个村都知道他每年有多少钱,再安排公共服务事项,不是按项目定的,而是以“村”为单位作为一个固定的预算收入,由他们来使用。

  第一,经费安排是市和县两级财政共同承担,成都的城区(基本没有农村)自己承担,近郊区是市县两级,各占50%,市一级承担70%,县一级承担30%,经费大部分是这样的。

  第二,有专家谈到村民议事会的问题。在决定村级这部分的预算资金时,是非常的,由议事会决策。我们搞的基层治理机制第一就是决策权分离,基本上规范了议事会。村民大会委托议事会履行决策权,议事会行使决策权,村委会行使执行权,这个项目都是由议事会投票决定的。另一条是比较的,议事会的成员是选举的,不同地方不一样,有的一年一换,有的两年一换。议事会成员是非常认真的,成都农村议事会成员有20万人,我们的农民总数大概是500万人。

  这个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切身利益,所以对身边的事情非常关注。现在可以这样说,成都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农村节奏肯定是比较稳定的。因为农民知道他们的很多事,他们实际上经过几年的实践下来,表明农民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过去我们有很多,比如说搞了农村产权改革,几年下来矛盾非常多。 需要化解过去的矛盾,政府是没法做的,我们让农民自己做,也是通过议事会这个机制。所有的问题几乎都在村以内自己协商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第一单元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特别在时间和节奏把握上,大家严格按照时间有序的进行。每个人控制在10分钟以内。

  下面我们第一个陈述人是杭州市委副秘书长、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伍彬。他们的项目名:公民导向的综合考评。

  伍彬(杭州市委副秘书长、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主任):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来宾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陈述杭州市的实践和做法。

  二是,如何使我们的综合考评既是的又是科学的。自2000年开展满意考评活动以来,杭州围绕这两大课题进行探索,不因变化而变得停滞不前,不因取得明显成效而携带,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形成了公民导向的鲜明特色。

  第一,公民导向体现在综合考评的工作理念之中,杭州综合考评始终坚持让人民评判人民满意的价值观,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的施行度,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在新时期努力把党的工作路线的落到实处。

  第二,公民导向体现在指标权重的设计之中。在杭州综合考评3+1的设计上,对考评结果有着举足轻轻重的作用。

  第三,公民导向体现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之中。既包括事业单位企业组织等层面,也包含农村务工人员和社会代表等,以第三方身份独立参与评估,参与日常绩效管理。

  第四,公民导向体现在考核目标的设置中。被纳入年度专项目标考核,评价意见也成为市委市政府确定下一年度市政目标的的重要内容,鼓励开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政府创新。

  第五,公民导向体现在考评机制乐观运行之中。建立健全评价整改反馈机制,公众意愿贯穿考评流程的全过程,这些安排体现了社会公众在考评中的主体地位。

  二是,形成了公开不透明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目标设立、结果评定各环节均通过网络媒体向社会各界公布。

  三是,2008年起,还建立了社会单位年度评价意见医检报告公开发布之间和年度评价意见社会标准公示制度,构建了活跃政府创新平台,相继开展实质单位创新创优和区县市特色目标和绩效评估,建立政府自治奖和创新奖。五年来已有115个项目实现评估,很多项目得到专家高度评价按。

  四是,建立了绩效改进机制,实行目标动态跟踪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公众的诉求。

  五是,建立了专业独立的长效考评工作。2006年成立了国内售价专门负责绩效考评的杭州市委员办公室,杭州绩效考评迈入了标准化、专业化,建立了服务综合考评的专业网络。经过12年来不懈努力,杭州综合考评取得了明显成效。

  谢谢,各位领导观看视频。我们将以这次申报创新奖为新的起点,综合完善综合考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2010年12月6日,上海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探索浦东的公共效益调查报告》。浦东发展的这个调查报告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认识问题,这就是我们讲的转方向,不光是转经济,社会建设方向也要转。

  政府主导社会建设,要尽可能调动社会积极性依靠社会力量集聚民间资本,这是社会中的群众路线,也是管理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深刻转变。

  我要陈述的项目就是文中提到的浦东公益服务园。公益服务园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2008年启动,2009年4月15日试点运行以后正式开园。

  第一,从政府转变和公共服务来看,需要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需要跟有生命力的社会组织合作参与公共服务,需要探索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又富有成效的培育发展路径。

  第二,从管理方式的转变来看,现代社会管理需要多主体的参与,需要探索一个可让政府、企业、公公组织和社区获得供应的新协通模式。

  第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不仅要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成效,应要加快社会培育的速度,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一,专业孵化机制。通过关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各类支持帮助新生力量起步。选择创新型强,有发展潜力的组织,扶持创新型的机构成长,关注退伍建设的,以团队组建参与理事会治理等方式,培育社工,目前普通的社会机构有28家。

  第二,规范引领机制。比如浦东养老和中心,通过时间和研究为界提供行业标准和规范。有的标准甚至成为上升到国家标准。

  第三,人才输送机制。以高学历高素质为主,使公益服务园成为一个理念教会的场所。一些专业机构通过培训和12所高校建立联系,已经成为浦东各界社会组织领军社会高低的有利抓手。

  第四,公共服务机制。通过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为入住园区机构提供服务和支撑。浦东公益文化中心提升更多的公益文化传播,保证党建工作的建立。

  第五,项目发展机制。公益园优先吸纳具有项目发展能力的社会组织入驻。日前,已经助推了上海市卫生局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

  第六,供需对接机制。公益园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项目合作提供对接平台。以多种形式促进公益项目的对接。

  政府决策的创新,一个有利的平台助推了公共政策的不断完善,也成为相关政策的试验田和助推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从政府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再到社会自治的自我管理的转变。

  公益园的成效:政府收益,公益机构收益,社区及居民收益,多部门社会管理的合作得到深化,发挥示范引领和溢出效应。

  再比如,两周前发布的国家民政部、国家发改委、民政局部局发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全国要为社会组织发展和发挥作用提供基本场地支持和指导服务。

  各位专家、评委,我们将致力于公益生态圈的构建,发挥浦东孵化器作用。我们还制作了一个10分钟的短片,诠释了我们公益服务园创新合作的理念,愿意和朋友交流。

  在改革开放的大前提下,民营经济成长,与此同时,民政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开展了村居合并,村村合并。工业化、城市化、民族化的不断推进,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管理事务当中的问题相继表现出来。我们与2006年4月率先成立了旨在解决新老市民融合,具有民间性的民间组织。并于同年10月在全市推广,和谐促进会有效的将外来人口纳入了基层社会管理层。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们以解决村居问题,促进依托和谐促进委这个平台,通过网络延伸,功能拓展,作用提升三个方面的探索,将全市347个村,1600个片,聘请了25000名的和谐员,明确的社会管理服务大局,社会治安全貌全局,社会诉求表达,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稳定信息,源头获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乡风文明,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机制。村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经济社为支撑,和谐促进会为依托,充分发挥和谐促进员积极作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参与,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治理协调治理模式是以主题的多元化推动了社会国内格局从基层组织向社会组织的协同改变。逐年推动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管理方式由管控型向互动式转变;逐年源头治理,推动了社会管理环节向以和谐促进小组委单位的网络化管理转变;逐年信任合作推动了管理手段从基层组织的单线管理向双向互助合作管理转变;逐年激发社会的活力,推动了社会管理人员以基层干部为主向基层干部和和谐促进小组固件和谐促进员协同管理转变;逐年推动了社会管理的对象以本地居民为主,向新老居民合作对象转变。

  近几年来,我市建立起了管理模式,聘请了2500名合作促进员,建立了504家的服务站,落实了全社会的工作机制,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民满意度。强化了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源头治理,及时有效按地化解社会矛盾。三年了共排查化解矛盾8800余条,推进了外来人口协同机制实现了辛劳慈溪人的融合,为近16万外来人口解决了就业、子女上学等诸多困难。

  促进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和谐促进工作。三年来共帮助困难群众万3万余人,体现了经常性,在发展上体现了成长性。在以基层组织的协同治理上,它打造了各方面紧密联系的模式,在社会工作当国家充分利用这一模式,体现部的水平,希望各位专家来慈溪考察指导。

  张蕾(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尊敬的主席,各位领导专家评委,与会代表,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机会向大会报道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也很希望借这个机会宣传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我国现有林地45.6亿亩,其中集体林地27.37亿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原因,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不高,森林资源质量低,林地产出率低,农民收益水平低,乱砍盗伐现象普遍存在,迫切需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中国的国情决定需要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释放林业生产力。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拥有90%以上的森林资源,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在全国2000多个行政县(市)中,有1500多个是山区县,在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496个分布在山区。长期以来,山区的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山区的扶贫问题依然是我国建设发展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且耕地的效能已经基本完全释放出来,我国现有7亿多农民,按照中央《十二五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城镇人口收入将达26800多元,农村人口收入将达8300多元,即便这一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城乡人口收入差距还将达3倍多,要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依靠将农民完全脱离土地进入城里务工来解决,不但需要很长的时间,也是不现实的。重要的途径就是用足用活林地、沙地资源,提高产出率和收益率。根本措施就是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现今农村社会贫困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大力发展林业。

  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林业做出积极贡献。在国内通胀压力不减和外部需求明显下降的情况下,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目前,我国农村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普遍偏低,扩大消费需求的潜力主要在农村、在山区。农民的消费愿望很强烈,消费需求很旺盛。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40多亿立方米森林资源确权到户,让农民获得了价值2万多亿元的家庭财产和27亿多亩林地的承包经营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许多农民通过经营山林实现发家致富的愿望后,一方面开始购置家电、汽车、房产等大件商品,逐步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纷纷购置大量林业生产资料,用于扩大林业再生产,有力地提升了农村消费能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果依靠科技进步和精耕细作,将我国林地亩均产出由目前的200元提高到与耕地相当的1000元,仅27亿亩集体林地产值就可高达2.7万亿元,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极大地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尤其能有效解决现今生态产品和林产品的“双短缺”问题:通过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林业发展的问题,一是为解决应对气候变化产品短缺问题提供保障,二是解决生态产品的短缺问题,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等资源要素流入到林业的生产发展领域来,加快林业发展,不会导致产能过剩,更不会形成经济泡沫,只会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消费需求,持久地拉动经济发展,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市场稳定和战略发展安全。

  200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改全面推开。林改的核心内容是,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改革的目标是,从2008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集体林业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

  主要措施:一是坚持五级抓林业、五大班子搞林改。各级党委政府把集体林改真正摆上了全局工作的战略位置。二是各级林业部门强化对关键环节的指导与服务,为推进林改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各有关部门形成了推动林改、服务林改的强大合力。四是坚持尊重农愿,把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交给农民,确保了林改稳妥、顺利推进。五是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有序实施改革。

  截至2011年11月30日,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改革任务,已确权集体林地面积26亿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5%,8379多万农户拿到林权证,4亿多农民直接受益,成效逐渐显现。一是激发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效益显著增长,全国林地直接产出率由2003年的84元/亩提高到2010年的198元/亩;二是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就业渠道得到有效拓宽。全国林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07万亿元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2.09万亿元。三是增加了农民的财产和收入。27.37亿亩集体林地分山到户后,户均拥有森林资源资产近10万元。全国2550多个林改县农民人均年林业收入占年收入的比重达到14.6%,重点林区县超过60%。如广西全区已发展林下经济约1300万亩, 2010年全区林下经济产值达135.8亿元,惠及林农88.37万户、312.89万人;辽宁省1500多万农民从事林业生产,2010年底,人均涉林年收入达2230元,同比增长31.41%。四是调处了大量林权纠纷。全国累计调处山林权属纠纷80多万起,调处率达97%,群众满意率达98%,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

  集体林改是继“大包干”以后,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大变革,在制度的设计、机制的转变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实现了“三大突破”和“五大创新”。

  集体林改为有效解决我国1500多个山区县的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占全国总人口56%的山区人民,特别是贫困人口的致富问题,提供了实现富裕的路径;继续和完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让林地的潜力和粮田一样充分释放出来,盘活了资源、激活了机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集体林改是产权改革,首先就是明晰集体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并突破以往的农村土地改革政策,明确了农民充分享有完整的用益物权。

  集体林改允许农民以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取得。这样既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把林地承包方的经济放活了,又有利于提高林地的经营效率,同时也可以防范金融风险。

  深化集体林改,我们积极鼓励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解决林地确权到户后的服务和组织问题,截至目前,全国有27个省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超过10万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1亿户。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创新了农村的经营组织形式,逐渐成为新型的市场主体,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林改提高了农民参政意识,提高了村两委的地位,创新了管理,实现了从机制上增强了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又保障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成为村级自治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林改创造了“五级抓林改”的宝贵经验,巩固了党在基层执政地位;通过成立林改小组,建立明确的责任制,提倡实施“党建领村”的工作思路,创新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模式。

  林改规范林权流转,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农村落后地区林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创新了现代林业管理制度。

  新集体林改坚持家庭承包,使林权具有完整的用益物权,具有长期性、流转性、资本性,是对我国农村和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和重大突破,有效破解了山区、林区和沙区经济发展难题,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和空间。

  “林改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林改是林业科学发展的一场伟大实践”“林改为深化农村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林改起步比耕地改革晚,但步子更大”“林改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林改加强了林业的地位和作用”。

  总、总理、副总理多次对集体林改做出重要批示,并深入到改革试点地区考察指导。2006年1月,总在福建永安市视察时指出,林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改变,意义确实很重大。2007年,总理在辽宁、江西考察时指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继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后农村的第二次,它的意义不亚于当年小岗村的分田到户。2009年在会见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代表时表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民的创造,是基层的经验,它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一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还强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非常重要,它在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农业发展中,在农民增收致富中,在改善生态、应对气候变化中,都将会产生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2010年,总理在局长的汇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不仅推进了植树造林,而且促进了林下产业发展,使山地改变了面貌,农民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完善政策,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办好。

  集体林改全面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辽宁升本溪县东营坊乡南营坊村村民编了一个顺口溜:“林改政策得人心,分林到户种人参。家家林下埋黄金,致富感谢党英明。”

  吉林通化县快大茂镇赶马河村70多岁的宋连君,林改后一家分了46亩山地,全种下人参,预计10年后能收入几百万元,他说:“林改后,我们农民过的是抬头的日子,干的是欢天喜地。”

  在江西崇义县铅场镇铅场村陈光柱老人家的门上贴着老人自拟自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明晰产权利如晓日腾云起;下联:放活经营财似春潮带雨来横批:党恩浩荡今后,我们将认真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集体林改,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破解民生发展难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殷广平(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按照大会的安排下面就河北省七大水系流域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情况向大家做简要陈述。

  1、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法。2007年全省七大水系断面比例为27.7%,全省水资源总量20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33立方米,为全国的七分之一和十分之一,分局全国25位和27位。

  3、地方治理责任不清,水污染纠纷突出。长期以来,各地政府为发展自身经济,过度追求GDP,忽视环境保护,导致污水大量派如河流,严重污染水体环境,由此引发的跨行政区域污染逐年上升。

  水质的严重污染和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经我厅认线月起,我省运用财政和环保两个手段,率先在严重污染的子牙河水系补偿下游地区。具体做法如下:

  解决水污染损失,水污染综合,医技保障群众安全饮水项目。在全省七大水系56条主要河流实行跨界断面水质补偿金。

  一是,环境管理理念创新,在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理念基础上,加以实践创新,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机制。

  二是,环境管理手段创新。该机制扭住问题的关键。在全流域实行跨界断面设置考核与财政扣缴挂钩,谁污染,谁买单。利用经济杠杆解决流域水环境质量问题,开展了全国之先河,弥补了总量控制手段的不足,加强了对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强化了政府环保责任,加快了企业的深入治理,实现了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是,环境管理模式创新,通过控制污染源来实现水质断面达标,该机制是由面溯源通过控制河流断面水质倒闭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举政府之力而不仅仅是环境部门的力量。

  2、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治污的积极性。强化了地方政府治理责任,促使各地加大专访时调节力度,加快了治污设施建设的进程,以污水长建设为例,由07年的50座,增加到2010年的150座。

  3、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新华社以《河北创新机制治理流亿跨界污染取得成效》为题刊登在《国内动态清样》。李克强对此进行报道和充分肯定。

  研究实践证明,只要实施修订扣缴标准,及时完善配套措施,生态补偿机制作用就一定能持续发挥。目前我省正在着手修订全流域补偿机制和补偿金扣缴的额度,改变水质检测方式,充分发挥水质自动检测的作用,同时对达到水质目标要求改善明显的予以奖励,以确保该项机制持续发挥作用。

  主持人:谢谢殷广平同志。首先请选拔委员会的委员进行提问,先集中提问,各位陈述人,把选拔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记下来,然后按照相反的顺序,最后一位陈述的先来回答。

  问:1:对两个刚才提供的经验我提出问题。一个是上海浦东新区民政公益服务园。我的问题是,我们的公益组织在出科之后,它的可持续发展怎么样,效果怎么样,是采取什么样的才能让它可持续发展?因为我们公益组织孵化出了一个初期的场地之外,后续还需要一些支持,在这方面有什么措施?另外就是将园区的公益组织及其服务纳入公共服务组织优什么具体措施,这是关于上海的案例。

  关于浙江,慈溪市市委政府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模式,问题就是,村级和谐促进会,这个组织的主导是党委,是他们兼职做这个会长,在这当中的运营管理机制是什么样的?这个模式当中是如何确保社会组织的参与和企业的参与的积极性。我的问题完毕。

  2、请教一下关于考评内容和考评指标设计,公民导向下一步还有没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是一个。

  对上海,我主要想请教一下,上海只有26家,到现在只有两年的时间。请教一下下一步在浦东推广扩展的措施。

  浙江慈溪我想请教下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比例1:1,下一步关键流动人口,他们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他们地位和话语权方面有什么措施?关于林业局我请教一下,后续配套改革的资金的支持情况。

  对河北我想请教一下就是公众的参与度,有没有机制?这件事牵扯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向社会公开透明,下一步怎么样提高公众的参与,有什么机制加以说明。

  3、两个单位。一是个是杭州,杭州综合考评的公民导向,到底如何与现行体制衔接,现行我们建了很多制度了,现在看很多机构包括政协,但是如何用公民这种导向,让促成现行体制更有效,这种有机联系方面,能不能了解得更多一点,能不能解释一下。

  第二个,上海浦东新区民政局的公益服务园,公益服务园我觉得组织架构方面说的很清楚,但另一个方面是效果。因为你建立了这些组织,对解决社会问题,产生多少的资金的转移调度,对老百姓养老等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4、公益园。两个经费一个就是园区的经费,再一个就是公益组织的经费哪里来?第一个评委问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5、一个是对我们杭州的提我们公民导向的综合考评,与杭州余杭区提出的法制评估,是什么样的关系。杭州市有一些法制指数的考虑,两个都在评估,两个评估之间怎么整合,怎么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或者,两个评估之间不一致怎么办?评估多了,也会产生一些正面和负面的作用。是不是解释一下。

  6、浦东我关心的是公益服务。公益服务很好,有没有关于公益诉求方面的一些情况,因为公益诉求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问题。在我们这边是否碰到了?

  国家林业局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看了以后意义重大,成效显著,好像数字上有一些不一致,是不是解释一下。第一是申报的大材料上,农民得力的62亿这个情况和后面的70亿,与后面评估报告提供的数字不太一致。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农民得力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确权每升面积的数字前后不一致,可能是材料不一致,也可能是本身不一致。希望解释一下。

  7、浙江慈溪市。你们的和谐促进会这样一个概念,我们请问一下,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促进会是党委政府主导,成员如果是一个民间的社会组织,肯定很难协调,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是政府主导,基本上你可能把政法委、信访局统一到一块进行协商。如果不是,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8、杭州综合考评。作为一个政府的部门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这是在整个的市政府还是在市委的机构以下,它的机制是什么样的?比如说隶属于那个机构,主管领导是谁,是一个什么样的上下领导的机构,包括你的行政人员,工作人员,所有从事你参与这项工作的员,大概队伍多少人,我想了解一下这个情况。

  第二,在你们的材料中说,要跟评估结果、奖金挂钩、将来的整改挂钩,还特别提到有一个以激励为主,末位警示为辅,如果是末位的话,就仅仅是一个警示,还有没有一些其他相关的措施。

  殷广平:刚才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怎样机制公共参与进行。我们机构一直以来,一个是我们“12369”的环保热线,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可以举报。

  第三,我们加大公民的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从我们国家进行环境保护来看,光环境部门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很难解决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特别是今年前一段刚开了第七次环保大会,李克强副总理首次提出环境质量是政府应该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产权。我们本着这个理念,继续完善,做到全民参与,来共同参与环境的改善。

  张蕾:谢谢老师的提问。关于数字问题,数字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进展不一样。2010年的时候,数字是25个省,92%。2011年到年底,就有26个省基本完成,这个可能是我们的数字写得不够清楚。

  第二,关于后续改革这个如何深化和配套的问题。老师提得特别的关键。今年我们也在谋划,如何深化改革。关于发展资金的是农民改革以后拿到林权,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问题。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中央出台的10号文件已经明确了几大制度,第一个就是林权抵押,贴息制度,第二个四邻保险配套,这样既有政府的贴息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的进入。再一个就是,生态补偿,在不断地加大。目前是每亩10块钱,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国家40多亿亩林地要拿出来30%的林地要作为生态公益林,农民是不能随便采伐的。还有30%多是公益林地,这个采伐受到一定的限制。农民受到限制开发。还包括像西部地区,青海的高山杜绝也不能利用,也不能采伐,像这样的地方靠生态补偿让农民获得利益。再一个发展经济。生态补偿由每亩5块钱,提高到10块钱,这样还不够。政府已经承诺,每年要提高,这是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根据自己的财力,补偿费是不一样的。像江苏的苏州,每亩补偿达到了120多元,北京达到140多元,高于中央的生态补偿。

  第三,造林森林抚育等等。这样补贴政策包括种苗的补贴,也在试搞试点,国家这两年不断加大试点的投入,来保障林改以后,能够不断地深化改革,农民真正能够实现使生态受到保护,农民又得到实惠。

  第四,对于合作组织的建设。国家有政策扶持,每建一个合作国家给10到20万的扶持。林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开始享受这个政策,但是总体上看,深化改革的配套资金问题,没有很好落实,我们正在积极争取,谢谢。

  张建人:评委的问题,我从三方面回答。村级和谐会,自己有一个制度。第二,是两方面的监督。一是让群众监督和会员的监督,二是证监,三是对市里面的经营情况进行考核。

  这个问题当中,如何确保市委组织的参与问题,这个问题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和谐促进会,发挥的作用越好,诚信度越高。

  绝不达到组织是会员,同时我们和谐促进会,大部分外来人口,为企业的员工,所以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是高的。

  第三,流动人口的促进会参与积极性是很高的。我们积极鼓励我们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参与我们的社会管理,积极发挥它的作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搭建了一个发挥的平台。

  第三个问题,各位评委要求我们要解释一下。我们是村级以村党委为核心,不是党委政府主导的,我们是村级的社会组织。上届的党委政府是促进了联合会对它进行指导,是一个社会组织,是我们民政部门登记的。所以这个关系,应该是指导关系,没有其他的关系。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第一,关于园区的经费和社会组织的经费。园区经费从政策(财政的扶持政策),你不入驻园区也可以享受这个政策。入驻园区的机构,因为本身历史过程很多的枢纽性的组织,示范组织,跟我们公益组织的生态有关系。我们期盼有一个上游和下游。中间城以上的,通过公益园的这样一个平台来领取,经费主要是来自房租。浦东房价比较贵,一年大概300到500万。公益社会组织的资金,提一个数据,就是10年年前的时候,我们浦东1400个社会组织,21个亿的运营资金,其中6亿是政府提供的。政府提供的大概占到35%以上。

  第二,出口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浦东就是我们积极的支持社会组织到社区去,面向社会,面向社区开展公共服务。也就是一些老的话,就是社会感觉的重心在社区,社会管理的力量在社区,社会管理的资源也在社区。那么支持机构,我们不是说过去的哪一个机构,而是主要通过一个开明的项目来支持。草根的项目是这样支持的,原有的行政化就是这样,出口的也是这样支持的。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是不是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实际上从机构一产生,就进入了公共服务体系,无论是面向青少年的,面向社区建设的,还是面向社会组织的,它从它的产生之后,它已经从项目服务当中纳入了浦东的公共服务体系,我们120个养老机构,很多是民间建设的。我们实际上在调和街道也有相应的一些小型的社会组织集聚的地方,有的地方是800到1000平方米,采用不同的支持方式。浦东已经形成了合理,从各个方面来推动。

  最后,关于公益诉讼方面,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无论是人才,还是财力支持,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的完善。关于人才,浦东组织部跟民政局联合举办社会组织领军人才的高级研究班,这个已经达到了政府的事业。财政局、法律协会,本身入驻在园区的,可以给予一定的法律的支持。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情况,但是已经情况了比较好的态势。

  伍彬(杭州市委副秘书长、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主任):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可以说是我们非常荣幸收获了这么多宝贵的意见。下面我就专家提出的问题,逐一做回答。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这个可以说是我们综合考评努力的方向。从绩效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借这次全国政府绩效管理试点,这个契机对我们现有的指标体系,再做一个重新的梳理,可能有些方面还要重新架构一下。我们有几个要点性向专家报告一下,可能还不成熟。

  第一,我们在指标的设置当中,更好地体现它的战略性。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些战略目标怎么推动我们的考评,落实到每个年度的具体的工作目标,也就是说,互助是我们考核的一个长远性。这个我们也要重点地通过指标的设置,工作目标的设置来进一步的体现。

  第二,我们的一些工作目标要让它进一步的指标化。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我们的一些工作目标根据部门的情况,制定出能够反映出我们各个部门的一些关键指标。这样指标可能今后纳入我们长期的跟踪,同时也使我们的考核更具有量化。

  第三,在评价方面更加立体化。不仅看工作完成情况,更要看工作完成的效率和公众的满意度,是一个立体化考核的角度。

  第四,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在这方面也会成为我们下一步的重点。今年我们已经正式出台了一个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质量体系。主要是面向一些公共服务部门。这个指标出台以后,今年我们将首次评出公共服务的质量,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首先,我们综合考评,对各类考核,我们是一种整合。在我们综合考评当中,既有工作目标、社会评价,也有一些共性的考核内容。包括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效能建设、信访等等,这些内容都是纳入到我们综合考评的。可以说我们是一种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体系,本身也是继承了现有的很多部门的一些体制的考核这方面的一些内容。

  其次,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联动。特别是在结果的运用上,我们规定,连续三年不满意单位就要选领导班子,如果获得优胜满意单位的,他们的指标可以增加。我们跟很多结果的运用,接下来跟财政的预算有一个结合。还有一个创新的平台,我们创新的平台,可以激活很多体制机制的一些创新和改革,这些方面成果比较大。

  第三个问题,综合考评与法制指数,它是我们综合考评的一个创新项目,法制指数是我们本身的一个创新项目。创新的指数在我们的区县综合考评当中,在发展指标当中,我们有所体现,有所利用。

  第四个问题,考评办机构的设置问题。考评办是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的一个政局级的常设机构,是归在党委系统下的,是我们一个管。我们现有的机关办只有16个,下面有两个事业单位,一个是绩效评估中心,一个综合考评咨询中心,这是两个事业单位。谢谢专家。

  主持人:还有几分钟时间,看看外国专家和一些媒体有没有需要提问的。如果没有的话,我们第二单元的陈述和答辩就到此结束。

  主持人: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光斌,很荣幸来主持这个单元。我们这个单元从中央到地方,到四个城市中央机关、省市机关、市委、县政府 很全面。首先我们请辽宁省纪委做陈述。

  民心网在全国会议上五次亮相,今天,站在这里介绍民心网,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标志着民心网理论的提升。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创新事物的发展,没有理论的指引是不会长命的。

  民心网是省纪委监察厅于2003年12月开始筹建, 2004年5月21日正式开通。概括地说,民心网就是利用网络技术,让党和政府在网络平台上和群众零距离、面对面、有话说话,有事说事,有诉求表达诉求,群众说了反映了就有人听,听了就有人管,管就必须管好,管好了就光荣;不管、管的不到位,省纪委监察厅进行督办。经过八年多的探索,民心网已经成为辽宁省委、省政府坚持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举措,是辽宁省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开展群众工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平台。民心网在辽沈大地上已经成为老百姓的“贴心网”,被人民群众誉为“真诚为民办事的不下班的服务政府”。

  下面一组数据记录了民心网八年的收获成果。为民办实事12万多件,群众满意率达98.2%,还利于民3.72亿元,促进政府公益性投入5.58亿元,收缴违规违纪金额1.6亿元。民心网有自己的台帐,记录着每项发生的数字,退给老百姓的每笔钱,小到一元钱,大到几千万。

  在民心网上开通受理群众诉求的窗口,24小时受理。对不能上网的,开通了96515热线和手机短信,连同各地政风行风热线受理的疑难问题一起纳入到民心网数据库进行统一处理,全天候、零距离、无障碍。

  民心网受理的诉求,由民心网承办人经过认真梳理甄别、筛选,进行问题定性,找准责任主体,通过网络软件、通过分平台分转到各责任单位,限时解决。解决的结果通过软件系统回报反馈。反馈的结果均在民心网上公开,不满意可以留言,接受投诉人和广大群众监督,不满意且经审核确认的,省纪委监察厅二次督办,直到满意为止。2010年,我们还建立网上群众工作站,全省3万家基层站所放到民心网上接受群众评议,反映出的问题由各有关部门在群众工作站上主动领办,主动回复,办理好的,由群众在网上给予掌声和鲜花,办理不好的,把群众的不满意留言公开。所有评议信息必须有具体事实支撑,否则视为无效。民心网的创新有以下六点

  一是理念创新。提倡暴露问题不可耻、解决问题最重要、为民办事最光荣。在政府服务方面,不以问题多少评从工作好坏,而是以面对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速度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

  二是力量整合。利用现代技术整合出强大的为民办事的力量和推动问题解决的监督力量。民心网用软件把省、市、县2043个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单位整合在一个平台上,面对群众,解决问题。我们还把“一把手”推到诉求办理一线,整合“一把手”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