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运动生活  体育新闻

媒意见独家 看电视体育比赛该不该收费? 看电视赛事如何收费

  统计数据表明,目前通过互联网付费观看视频内容的用户数量占总用户数的60%,而每年通过互联网收看体育内容的人数,也在以65%的惊人速度增长。原新浪体育频道合作总监、乐视体育原副总裁于航认为,流、新是未来体育转播商必须占领的高地。面对网络独播与网络付费模式的冲击,电视必须开拓思维、联合运作、取长补短,才能有望突围。

  体育赛事版权的独家垄断和网络,这一现象至少说明两个事实:其一,网络的资金实力强于电视;其二,单一网络的受众(用户)规模足以支撑版权赛事运作实现赢利。版权的令电视在赛事报道和转播临“无米之炊”。

  面对日益强大的网络,要在赛事版权购买上突围,抱团取暖、联合购买或许是电视的应对之策。以广东体育频道为例,在奥运会、CBA联赛、网球四大满贯等大型体育赛事直播中,广东体育就联合体育、上海五星体育,共同竞投版权,共享采编权益。各地方台体育频道结盟,本身并不会分薄各自区域受众的节目到达率,同时降低了单个的成本;而联合做大做强,提高节目制作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视占领市场的砝码,有利于扩大受众收视基数。

  体育赛事的观看不同于一般的大众化节目,粉丝效应更为显著,目标受众更为固定,收视需求也更为“刚性”,体育赛事直播对于平台人气的拉动更为立竿见影。湖南卫视的独播战略之所以立见成效,一方面得益于《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老牌节目与旧有受众稳固的情感关联,另一方面得益于《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综艺大IP的强势带动。而体育赛事特别是某些定期举办的重要足球赛事,如世界杯、欧洲杯、亚洲杯等,本身就是自带大量粉丝的IP,即便没有前期推广,也会有大量受众翘首期待。如同湖南卫视的独播战略,电视借助体育赛事网络直播契机,为自有视频平台引流,有望加速自身的融合进程,这对于电视实现“线上”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受众用哪种终端观看体育赛事,取决于当时所处场景。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场景,不用担心网络直播会冲击电视直播,相反,网络直播是电视直播的必要补充。如果是多家联合购买版权,则自有网络平台的营销能力,这对于平台的长远发展大有助益。随着人气提升、用户集聚,电视自有视频平台的付费收看也将提上日程。

  用户对于体育赛事从哪个渠道收看,电视、电脑还是手机,并没有的忠诚度,主要与观看时的场景相关,而赛事精彩、观看便利、清晰顺畅、评论到位等,则是共同的要求。

  市场化的流平台巨头们缺乏转播、制作体育赛事内容的经验,不少互联网平台直接或间接引入传统电视频道的直播节目。例如2017年2月,美国YouTube宣布,YouTubeTV会聚拢包括福克斯、NBC、ESPN等多达40个的资源,其中多达13家体育。对于YouTube而言,通过一个TV App能够聚拢更多的用户, 并提升使用粘性和未来变现可能,依靠强大的内容资源吸引更高的用户流量,再以此向广告主抬价。可见,专业的内容生产是传统电视的核心竞争力,是安身立命之本。

  传统电视体育直播,不缺乏好的产品,如今还需要因应互联网方式,打造新的产品类型。例如,要改变传统体育赛事转播定时定点、体量巨大、无法随身观看、无法复制扩散的弊端,打造碎片化、轻型化、互动化的互联网内容产品; 基于用户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改进节目设计。评论与观点也是传统体育直播节目的核心资源,经过多年积累,电视的优秀体育记者、解说、主播早已深入,如何利用粉丝效应,将他们打造成体育“网红”,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另外,好的产品还需好的配套服务。生产内容不能再停留在某场比赛、某项赛事的单一转播上,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链接多元业务,如电子商务或线下活动,在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同时,将流量为利润。

  在互联网巨头强势介入下,赛事直播版权易主已成趋势。传统电视尤其是地方台,这两年正经历着不断失去重要赛事直播版权的窘况。以广东体育为例,失去了包括国足在内的亚足联赛事直播权;中超、英超只享有部分直播权;2016年万众瞩目的NBA季后赛总决赛最后三场关键战直播⋯⋯面对今后或将出现的版权缺失的常态,电视应充分发挥二次创作优势,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首先,在缺乏赛事直播版权的情况下,可以对赛事片段进行深度加工处理,为专属内容;或者让主持人走出电视框,在现场与观众、球迷一起互动,将画面实时回传。又如赛后的体育新闻、体育专题, 在报道赛况的基础上,应在深度上做文章,通过深度解读、独到观点,引起受众共鸣。

  其次,充分利用现有赛事直播资源,多元延伸,做大市场。广东体育频道在赛车领域就做出了自己的风格,除了常规F1、全国汽车拉力赛等直播外,还延伸至家用汽车领域,《体育世界》里的“车迷空间”就是代表作,基于赛事IP扩大了节目容量和看点,这种纵深挖掘的做法值得普及。

  简单地说,长尾效应就是深度占领非主流的市场,累加形成一个相对较大的市场空间。目前的热门比赛直播版权正逐渐集中到互联网巨头手中,天价版权费用令传统电视望而却步。电视只能转向一些“次优赛事”乃至“长尾市场”,通过提供一些廉价甚至免费的体育直播产品,同样可以锁定一部分感兴趣的观众,获得收视份额。

  体育市场体量是巨大的,运动项目、运动元素繁多。电视只要深耕市场,依然有发展空间。例如天盛集团曾买断了2007-2010赛季英超联赛独播权,央视在失去英超版权的情况下,主动调整方向,重点打造五大联赛中性价比更高的德甲直播,以“非主流”产品赢得一定市场份额。不久后,德甲快速成长,足球再次兴起,进入主流视野,证明了央视选择成功,投入产出比并不比转播英超差。

  又如广东体育频道,近年来,除了传统的“三大球”之外,也注重打造F1方程式赛车、NFL橄榄球、高尔夫以及摔角搏击格斗等赛事项目,这些在国内相对新兴和小众的赛事,吸引了资深体育爱好者的深度关注和收视,成为频道的“特供”产品。

  已列入国家体育项目的电子竞技,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也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从小众的游戏成为大众“运动”项目。2017年4月,亚奥理事会宣布,电子竞技项目将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另外,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2016年度确定增补专业13个,其中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成为了在列专业。可见,社会对电子竞技的关注。电子竞技在年轻人市场中尤其受到欢迎。2016年,在由斗鱼网赞助、NEOTV承办的2016NSL《星际争霸II》国际邀请赛中,斗鱼开始尝试线上直播售票的模式,付费比例大概占观赛人数的5%。然而国内主流对电子竞技的关注少之又少。笔者认为,通过精心制作、合理引导,电视介入电子竞技赛事,一方面可以开拓收视蓝海,占据年轻人市场,另一方面还能改善网络上电子竞技混乱无序、质量低下的局面,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总之,面对网络冲击,电视必须摆脱过往的惯性思维和体制惰性,敢于走出原有的径依赖,敢于探索尝新,才有可能找到突围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