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体育赛事

郭继孚:大型体育赛事交通战略研究

  面对大型体育赛事给城市交通带来的挑战,提出从两方面制定对应战略。城市层面,以赛事为契机推动空间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结构优化;赛事层面,考虑协调性、系统性、优先性和公平性,采取保障赛事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低碳和科技办赛的战略。

  大型体育赛事为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人口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塑造,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等带来难得的机遇。然而城市日益增长的常规交通需求,叠加突发而集中的赛事交通需求,给城市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大型体育赛事利益相关方人员众多,需要高质量赛事人员交通服务[1]。而伴随着赛事的,还会有大量国内和国际性休闲、旅游、购物、娱乐和文化活动等其他出行需求[2]。赛事的顺利进行需要体育器材、安保通信设备、媒体器材等物资供应保障和食宿供应,带来大量的货运交通需求。因此,大型体育赛事会对城市客运交通、物流保障等方面带来巨大挑战,考验着城市交通应对特殊事件的保障能力。城市政府迫切需要高屋建瓴地制定相关交通战略,在保障赛事顺利进行的同时,以赛事促进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长远目标的实现。已有研究往往针对特定城市、特定赛事,本文聚焦于大型体育赛事普遍的交通特征、给城市带来的挑战以及城市和赛事双方的应对策略,研究更为全面和普适的大型体育赛事交通战略。

  1)城市背景交通需求指与赛事同期的城市出行需求,包括本市居民日常出行需求、流动人口出行需求、旅游出行需求等。在研究赛事同期城市背景交通需求时,需要考虑其季节波动性和地域特殊性,特别需要考虑赛事与中小学假期、特殊节假日重叠情况下[3],城市背景交通的特点以及对赛事的影响。

  2)赛事交通需求包括赛事期间的客运需求和货运需求。货运需求可以通过改变运输时间和指定运输线路使其对城市交通影响最小化。客运需求包括利益相关方各类人群出行需求。

  大型体育赛事的交通服务人群和交通需求十分复杂。交通服务人群一般分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赛事组织机构人员、媒体、赞助商、观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

  观众是赛事交通系统服务的最大群体,需要借助城市交通系统,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完成出行,其需求测算需要考虑场馆席位数、售票计划、交通设施布局、城市人口分布、观众抵离规律等因素。其他人群出行需求需要详细分析各类出行的目的和特征,如运动员观赛、比赛、训练及其他出行,技术官员参赛及其他出行,媒体采访出行等需求,考虑各群体驻地分布、交通服务标准要求的出行方式,并结合往届赛事规划和运行规律,测算各服务人群的出行需求。赛事组委会一般为参赛运动员、技术官员、赛事组织机构人员、媒体、贵宾、赞助商等人员提供免费的赛事交通服务。

  赛事期间,相关贵宾、运动员、裁判、媒体、比赛组织人员、工作人员和观众等不同人群出行需求构成了赛事的基本需求。不同人群的需求特征不同。贵宾出行以观赛、相关礼仪活动等目的为主,交通需有高度的安全保障和舒适性;运动员、裁判等出行以参赛或观赛为主,对交通的时间可靠性要求很高;媒体出行以采访报道为主,要求时间可靠性高,而且需要保证媒体器材的运输;比赛组织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出行以赛事组织服务为主要目的,要求时间可靠性高;观众出行以观赛为主,需要清晰的交通引导信息前往比赛场馆,同时要求场馆能够在短时间内疏散大规模人群。

  不同人群、不同目的的出行需求在交通服务舒适性、安全性、时间可靠性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交通服务需要按照赛事规定的服务标准提供对应的专车、班车等服务,同时提供无障碍设施以及相应的标志标线,保证弱势群体的出行需求。针对观众出行需求分散、随机性强的特点,需要依靠城市交通配合赛事专线服务进行保障。

  比赛的日程安排决定了不同比赛日客流的不均衡性。上座率高和观众数量大的比赛项目会吸引更多的客流,导致这些项目所在日期的客流明显比其他日期更为集中。对于一场比赛,不同人群的客流到达和离开时间分布不尽相同,但是赛前和赛后数小时是客流到离的集中时段。

  对于多场馆的大型体育赛事,“集中+分散型”的体育场馆布局形态(见图1)能够高效地整合城市现有资源,有利于主办方有效协调交通、媒体、食宿等各项活动,减少市政配套设施投入与后勤、安保等费用,同时,又能实现提高场馆赛后利用效率与推动城市发展的目标[4]。这就决定了主场馆区域的赛事活动相对集中、交通需求也更为集中。观众作为最大的出行群体,其出发地散布城市各个区域,而目的地集中于场馆。因此,场馆区域周边的交通需求相对更为集中,需要针对赛事场馆的分布特征,构建针对性的交通服务体系,这对于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各类人群出行时空的不均衡,说明赛事出行需求对于城市交通的影响是局部性和短时性的。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开或者削减城市交通与赛事交通时空聚集的重叠,就能够实现城市交通和赛事交通的协调融合。

  赛事期间,各个群体的出行需求各不相同,其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发时间、具体路径各有特色。但是除贵宾和赞助商等特定人群的少部分出行外,其他大部分出行均与赛事的赛程安排密切相关,各个场馆的赛程和相关的文化、娱乐活动决定了各类人群相关出行。赛程的调整尽管可能改变出行的时间分布,但是只要及时沟通和实时跟踪,出行的调整也可以提前预知。另外,通过控制售票数量、活动规模等手段,可以确定出行规模。因此,赛事交通需求是可预测和可控的。

  赛事举办时间一般较短,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奥运会”)赛期约17天,国际足联世界杯赛期约32天,橄榄球世界杯赛期约44天,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赛期10天,2022年亚洲运动会(以下简称“亚运会”)预计赛期16天。因此,赛事交通对于城市而言是临时性的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于各类赛事的热情越来越高,赛事的规模越来越大。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接近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两倍,而媒体人数接近三倍。历届奥运会的观众人数始终保持在百万量级,亚特兰大和伦敦奥运会的人数则突破了800万人次(见表1)。不仅仅是奥运会,许多其他大型赛事的观众人数也超过百万。2014年索契冬奥会观众人数达100万人次[6],2018年国际足联世界杯观众售票数超过240万张[7],2019年日本橄榄球世界杯赛观众售票数达183.7万张[8]。

  大规模的赛事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的人员和出行,例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观众出行共计2 000万人次,其中高峰日出行300万人次[10]。除参加赛事活动外,这些人员会参与其他休闲、旅游、购物、娱乐和文化活动[2],进一步增加交通系统的压力。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观赛游客达141.2万人次、参与文化活动和地方庆典的各有54.8万人次和156.8万人次[11]。因此,赛事临时高强度的出行需求将对城市交通造成巨大的压力。

  赛事期间,城市交通保障工作承担着赛事临时交通和城市日常交通的双重压力。同时,大量媒体集中举办城市,交通服务在接驳、准时、安全等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被相关媒体聚焦报道。例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赛之初,运动员和记者的班车运转不灵,运动员的班车因车祸晚点耽误比赛[12],严重影响了比赛秩序和举办城市形象。

  另外,抵离交通服务是大型赛事最早启动和最后收尾的服务,事关赛事最初和最终印象,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各类人群对于城市和赛事活动的评价。赛事各利益相关方的抵离交通会对城市的空港、铁路等对外枢纽造成巨大压力。组委会根据各人群服务标准提供机场至住地酒店的交通服务,对于枢纽和城市中心的交通造成新的压力,也给城市对外枢纽的能力以及枢纽与市中心的交通能力带来了挑战。200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的扩建工程完工保证了对外的航线能力,而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投入运行有效缩短了机场与中心城区的通行时间。

  因此,赛事相关的对内和对外交通服务保障必须准时、高效、安全、可靠,考验着举办城市的高品质交通保障能力。

  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发展绿色交通,一方面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有限的资源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的矛盾以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减少交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实现人类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对环境因素的重视,大型体育赛事一般要求在规划设计、组织运营、车辆选型等方面采用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的策略,提升城市的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见图2)。

  在大型体育赛事筹办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的长远发展,兼顾赛事交通需求制定合理的战略,以赛事推进城市空间格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结构优化等各项工作[14]。

  以赛事为契机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改善,有助于实现城市长期的发展目标。一方面是城市在筹备阶段可以借助赛事宣传,加快相关区域居住、就业等土地功能调整。另一方面借助赛事场馆设施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提升场馆周边的土地可达性,有利于推动该区域的赛后利用和后续开发。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奥林匹克公园选在东区是希望通过奥运会实现该地区的复兴,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给破败的伦敦东区带来发展、投资和重生。关于赛后利用,伦敦奥组委在赛后利用规划中将运动员村改造为居住区,主新闻中心改造为商务办公区,从而改善伦敦东区贫穷落后的景象。

  为了更好地服务赛事、达到办赛要求,主办城市除了修建场馆以外,也会推动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新建改建项目,如加快主要枢纽的建设、促进城市对外通道的建设等。这导致大型体育赛事的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如表2所示,历届奥运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模巨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城市总体建设(基础设施、能源交通、水资源、城市环境建设)投入约2 800亿元人民币[16]。北京市新开通了五环快速路、京承高速公路(北京至密云段)、机场南线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335 km增加至804 km;围绕奥运场馆进行道路新建,道路整修,道路出入口改造,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盲道和无障碍坡道改造和建设等[2]。这些设施的开通在保障奥运交通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政府至少花费65亿英镑,用以改善和扩充伦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17]。

  在亚运会和冬奥会的投资中,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也同样巨大。2010年广州亚运会总投资1 2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城市建设的投入超过1 000亿元人民币[18],用于开通5条地铁线路、建设城市道路及桥梁等基础设施、治理环境及污水、综合整治河涌等。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总投入高达510亿美元,与冬奥会直接相关的支出为161亿美元,其余349亿美元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翻新、海岸与山区的交通联络线]。

  因此,必须融合赛事的投资建设和城市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赛事为契机加快推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

  大型体育赛事期间,为应对临时的高强度客流冲击,城市背景交通和赛事交通需求主要依靠集约化的公共交通服务是必然的选择。因此,举办城市大多会在战略规划中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系统规划,例如增加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优化调整既有公共汽车线网、推进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等,以方便居民使用公共交通、提升对公共交通的认可度。这些措施均有助于引导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优化资源配置,逐渐改善居民的出行结构(见图3),培养居民公共交通出行习惯,促进居民出行方式向着更集约、高效的方向发展。

  赛事交通是临时需求,随着赛事的结束快速消失。因此,从经济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交通设施规模的设定应以满足一般时期交通需求为准,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措施,以有效利用资源[1]。

  赛事期间交通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为赛事各利益相关方提供安全、准时、舒适、可靠的交通系统,实现赛事申办报告中的承诺。同时保障城市的基本出行需求,实现赛事交通与城市交通的互惠共赢。主要原则包括:

  1)协调性原则:着眼于城市长期的发展目标,兼顾大型赛事期间交通运行保障的需要,局部性的交通需求通过交通组织和需求管理解决[21],尽可能减少对城市正常社会经济生活的负面影响,协调城市背景交通与赛事交通的关系。

  2)系统性原则:在保证各项战略自身有效性和可实施性的同时,需要注重不同战略之间的匹配和互补,交通设施建设与管理并重、需求管理与设施运行并重[1],充分考虑赛事交通的系统性优化。

  3)优先性原则:优先保障赛事交通的准时、高效、安全、可靠运营,优先保障事关城市基础民生的基本交通需求。

  1)有效的组织保障:赛前由政府和组委会牵头制定赛事相关的规划、建设工作。赛时应成立由政府、公安、交通、组委会等部门组成的赛事交通管理机构,负责赛事交通的运营,以及和社会正常交通的协调管理工作[22]。

  2)按期推进赛事交通专项规划:根据赛事筹办的时间安排,按期推进赛事交通战略、赛事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等专项规划,赛事交通组织规划及场馆客流疏散组织等赛事规划工作[23],保证为赛事提供高品质、可靠的交通服务。

  3)加快赛事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对外交通能力和赛事交通需求,按照规划推动城市相关对外道路、高铁和航空港的建设,保障赛事对外交通需求。市内交通根据场馆分布和需求分析结果,加强相关快速路、场馆周边道路及停车设施、轨道交通线路、公共交通枢纽等各项建设。

  4)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综合分析城市背景交通情况和赛事交通影响,研究采取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必要性。根据赛事交通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制定对应的需求管理措施,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削减城市背景交通出行总量或者改变出行的时空分布,为赛事交通提供一定的设施能力富余[24]。

  5)制定应急预案:考虑到交通安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需要根据赛事要求制定应急事件处理预案。主要考虑场馆的应急出入口规划、交通备用车辆和备选线路、应急人员的保障与培训、应急预案措施等方面,保证赛事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妥善处理。

  为了应对赛事带来的临时性大规模客流,城市交通必须采用公交优先政策,发挥公共交通的主导作用,通过提供集约化方式的交通服务应对赛事交通需求,这是赛事期间城市交通采用的基础性策略和关键举措[24-27]。从已有经验看,赛后对于公共交通资源的利用较高,不存在设施弃用的问题[28]。公交优先政策包括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运行品质、票价优惠等方面。

  1)在赛事筹备期间,主办城市大多会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交通场站等设施,为公共交通提供更多的容量。里约为迎接奥运会,修建了5条铁路干线条BRT线条轻轨线条轮渡线]。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力保障了公共交通运力,满足赛事期间城市背景交通需求和赛事交通需求的双重压力。

  2)提升公共交通品质,吸引更多的城市背景出行和观众出行采用公共交通,通过大容量、高效的交通方式实现道路资源的集约利用。相关措施主要包括优化场站和线网布局,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另外,根据赛事安排和场馆布局,在预测赛事出行需求基础上,规划高效运营的赛事线路,提供公交专线运营服务,吸引观众采用公共交通方式观赛。例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通过设置远端停车场、换乘穿梭巴士的方式,缓解赛场周边的交通拥堵。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鼓励公众采用公共交通观看比赛,还规划建设了一批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出租汽车停靠点及自行车停车区等,为方便观众乘用公共交通提供了设施上的便利条件[2]。

  3)许多赛事在申报阶段承诺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持票观众提供免费的公交服务,以满足赛事服务标准,这也是提高赛事交通服务水平的一项有力措施。根据赛事规模和赛程安排,合理估计免费用户的需求总量,研究免费时段、免费范围、免费人群、相关企业线路等具体执行方案,并完善监督执法机制。

  为了满足赛事组委会关于保障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以及希望通过赛事展现城市绿色技术实力等需求,赛事筹办通常会对绿色环保领域提出要求,要求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行、交通管理等方面采用绿色低碳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采用新建筑技术或材料减少场馆、场站建设运行能耗,配置新能源车辆减少道路尾气排放,提高车辆利用效率减少空驶能源消耗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广泛宣传和推广绿色交通理念,推进环保领域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保障空气质量,贯彻“绿色奥运”理念,北京市采取了黄标车停驶、更新、改造,加快公交车辆更新,采用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燃料电池客车和混合动力轿车用于奥运交通服务[2],有效地推广了绿色交通理念。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科学合理组织交通,最大限度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潜力,以有效保证赛事交通的运行[14]。

  利用先进的技术构建智能交通系统(见图4),实现交通信息采集、管理、发布、交换与共享、信号优化控制、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公共交通系统优化,为实现实时、准确、高效的赛事交通系统[14]运行提供科技支撑。

  另外,随着现代通信移动终端的普及和5G通信的发展,可为参会者提供基于个性化需求响应的观赛指引、场馆导览、出行导航、餐饮住宿和移动支付的一体化服务。特别是针对跨区域、大规模、多方式换乘的出行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终端收集各类人群的出行时空分布和出行品质要求,精准匹配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和高品质的出行服务,在满足赛事各利益群体出行需求的同时,更有助于组织者提高组织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此外,出行及其他多方信息的汇总及交互体验能够给参与者带来立体化、全方位的服务,提高参与者参会体验。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发的“冬奥通”APP将作为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集成赛事相关信息,针对不同用户群实现“一个APP畅享冬奥”的个性化服务,也为赛事组织和运行提供整体的移动通信协同和共享服务平台。其服务内容包括办公、协同、出行、文娱,并提供互动畅想聊天,将为冬奥参与者带来个性化的高品质服务。

  开展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保证交通战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根据赛事的特点,提前宣传赛事的影响和对应的交通战略,制定对应的宣传方案,通过各种渠道告知居民赛事期间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必要性,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力争各项战略实施效果最大化。

  根据监测数据或者开展调查,评估赛事期间相关交通战略的效果,有助于总结经验,理解各项政策和措施对出行行为的影响,便于城市借鉴相关经验制定日常交通战略。分析赛事期间城市交通运行情况,如公共交通运量变化、道路交通量和速度的变化,验证交通服务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总结对居民的影响及接受度、社会评价等方面,便于其他赛事制定交通战略时借鉴经验以提高社会满意度。

  大型体育赛事给城市交通建设带来巨大机遇,有助于加快城市建设、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对城市的日常交通带来短时的大规模冲击。在总结大型体育赛事交通需求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赛事交通对城市交通带来的挑战,提出城市交通在面向赛事筹办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城市本身远期发展规划,以赛事为契机推动空间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结构优化,为赛事举办提供更好的城市交通环境。赛事交通战略需要遵循协调性、系统性、优先性和公平性原则,制定对应赛事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低碳、科技办赛等战略的政策和措施,应对赛事带来的挑战。举办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赛事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制定赛事交通战略目标,并因地、因时提出对应的交通战略,在高质量服务赛事的同时,实现城市的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未来,随着赛事组织的发展、人口结构变化、通信技术进步等,城市背景交通和赛事交通需求随之发生改变,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合理制定对应的策略,继续丰富已有赛事交通战略的内涵和体系。

  [1] 郭继孚. 对《北京奥运交通规划》的几点认识[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3(2):8-10+17.

  [2] 刘小明,郭继孚,孙壮志. 北京奥运会交通运行及其启示[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8(6):16-24.

  [4] 曾建明. 奥运会体育场馆空间布局形态的演变历程及启示[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文集. 南京: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19:8167-8169.

  [14] 全永燊. 奥运交通需求分析与战略对策[J]. 道路交通与安全,2002(4):2-9.

  [15] 姜同仁,陶于. 奥运会投资风险与北京奥运会投资风险控制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1-5.

  [23] 全永燊,马海红,姚广铮,等. 北京奥运交通规划与组织经验[J]. 城市交通,2010,8(2):31-41.

  [24] 赵云龙,范东旭. 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城市交通管理对策思考:以沈阳市全运会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公交优先与缓堵对策: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2年年会暨第26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2012:2142-2154.

  [27] John Black.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战略交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分析和交通服务[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2):14-30+4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