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浸润“四力” 蕴含“三有”——消息、系列报道、新闻摄影获奖作品评析

  好的新闻题材,记者需要用“脚力”到基层去寻找。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锻炼好脚力,这是新闻采写的基本功。基层是百姓火热生活的最前沿,也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第一线。走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记者深入调研,也就是从距离群众最近的现实中发现鲜活的新闻题材,折射人性的闪光点,反映社会的进步轨迹。

  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什么”(题材内容)比“怎么写”(形式技巧)更重要。好的题材内容,需要记者用非凡的脚力丈量大地,发现生动、典型的百姓故事。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收养脑瘫儿14年 环卫工夫妇感动众人》《安徽阜南8275名学生今年“回流”乡镇学校》《35名贫困村申请留任》《寸土寸金地 让与贫困户》,系列报道《寻找“最美女孩”》《聚焦绝活儿不能成了“绝”活儿》,新闻摄影《孤岛·夫妻·三十年》《风雪夜 大营救》等,都是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抓到的“活鱼”。

  上述作品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孤岛·夫妻·三十年》组照。该组照再现了“时代楷模”王继才夫妇守岛卫国30年如一日的感人场景,他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相关材料显示,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自2015年来,持续关注王继才夫妇坚守孤岛的事迹,不间断记录他们的影像资料。画面展示了王继才夫妇以海岛为家的日常点滴,他们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全身心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深度发掘、展示社会历史变革和人性光辉,记者必然能够推出有内涵的感人作品。

  新闻价值的判断,与记者的眼力密切相关。眼力是记者专业素养的外化,表现为对新闻的敏感度和发现力。优秀的作品,往往有着独特的视角,记者能够从常态的生活与实践中开掘出新意。

  当前,技术人才缺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甚至出现“招聘一个熟练的数字机床工,比招聘一个研究生还困难”的情形。鉴于高水平技术工人难招,知识型、技能型工人不足,已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短板,工人日报刊发的系列报道《聚焦绝活儿不能成了“绝”活儿》,从一些绝活儿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小切口入手,从几个角度予以关注:呼吁培育高技能工人需全社会“总动员”;别把培养高技能工人当做成本与负担,民企也该学国企好传统;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工会大有作为。这组系列报道不仅标题给人巧妙生动的感觉,报道视角的转换,包括制度设计、企业运作、培训机制、工匠精神等维度,使得整组报道显得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立体丰满。

  记者的独特眼力,是独家发现和独家视角的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4月12日至18日推出的系列报道《来自巡视一线的报道》,便是以专业精神呈现独家视角。记者通过一系列的新闻特写,“首次零距离‘贴身’观察、报道中央巡视组,全面呈现巡视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和工作状态,揭示巡视工作锋从何出、威力倍增的力量之源。”这样的定位,揭开了中央巡视组“神秘的面纱”。他们“武装”自己然后“探照”别人,下沉一级察实情;他们“像显微镜一样查找问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他们“与群众紧紧拧成一股绳”,确保发现的每个问题都经得起检验。这组独家报道体现了独到的眼力,真实描述了巡视一线的现场情况,展示了中央巡视组的工作作风和实绩。

  新闻采写的水平与记者眼力是密切相关的,特殊的眼力一旦养成,“留心处处皆文章”。记者要综合运用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善于发现新闻事实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与问题,选择独家视角,减少重复,写出题材新颖、形式独特、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作品。

  解放军报2017年7月11日至10月8日发表的文字系列报道《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推进强军兴军纪实》,完整记录了习主席领导推动强军伟业的历史进程,文章大气磅礴、立意高远,具有思想的深度。该系列报道的代表作之一《领航人民军队,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分为审势、筑梦、布局、铸魂、浴火、变革、砺剑、跨越、倾情、聚力等10个部分,全方位展现人民军队在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开始新的伟大迈进。力透纸背的文字,包含着思想深度和智慧力量。这来源于记者对新闻事实背后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把握“5年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阐述“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思想意义。

  主题深刻,离不开记者的脑力。常州晚报201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刊载的系列报道《“三块地”》,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何深化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显示了较强的思想性。“三块地”制度改革,是指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常州晚报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的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进行连续报道,介绍当地在“三块地”制度改革上取得的突破和丰富经验,其报道的深度来源于思想认识的高度,对全国具有导向性意义。

  笔力是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它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文风,摆脱形式上的枯燥和呆板。“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新闻写作要努力跳出僵化的套路,摒弃模式化倾向,用精炼、生动的语言和清新的文风增强作品的生命力。

  好记者不仅擅长于讲故事,而且会用心经营语言文字,用灵活多样的技法来组织材料、表现主旨。获奖消息《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同样蕴含着酣畅的笔力。该稿的导语便别具匠心,以记者步行穿越海底隧道见证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伟大成就开篇: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工程近日完成“最终接头”的安装,已经可以步行穿越了。昨天,记者来到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采访,除了兴奋之外,还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最终接头”成功安装后,还进行了一次耗时34小时“返工”式的精密调整,最终误差缩小到了“毫米”,建设者们说:“我们没留遗憾”。

  这篇消息的语言朴实、精炼,在有限的篇幅内善用背景材料,同时灵活穿插新闻当事人的言语,烘托现场氛围,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记者的笔力,与其脚力、眼力和脑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四力”融会贯通、相互激荡,做到事实与见识、理性与情感、题材与表达并重,文本必然成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力作。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评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