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新闻语言的5个特点

  新闻语言不同于公文语言,也不同于文学语言、法律语言。新闻是以事实说话的,是对普通大众说话的,是在有限的篇幅内说话的,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必须有自己的特点。了解并掌握这些特点,对于写好新闻是有帮助的。

  用语准确是写新闻的第一要求。一是新闻事实要准确,二是要把它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写作时,要做到不夸张,不走样,不造假,不滥用褒贬之词,要让人可信。

  比如,有一篇报道的标题是“某某某贪得无厌被处极刑”。其实,贪得无厌不是量刑的标准,仅此也不够判死刑。这词用得不严谨,不准确。

  又比如,有一篇报道中说:“杂交水稻是‘嫁接’,产量就高。”其实,杂交与嫁接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这样的报道没有弄懂科学道理就下结论,造成了不准确的情况。

  再比如,有一篇报道中说:“因为他在中学学习成绩不佳,没考上大学,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个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没考上大学与犯罪没有必然联系,作者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看来,要把新闻写得准确,就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学一点逻辑学,懂科学道理,扩大知识面,不乱用夸张的语言,不张冠李戴,才能奏效。

  新闻是有立场、有观点、有选择性的,但在语言的运用上要客观,多用中性词,少渲染,忌抽象。应当通过客观的文字叙述让读者接受新闻的内容,既不能主观臆断,也不能强行灌输。为了客观,应少用含混不清、武断、片面的词。

  比如,国外某些记者报道中国的消息,由于带着自傲与偏见,写出来的文字往往是不客观的。在香港街头一些暴徒的日子里,某些外国媒体污名化香港,批评警方使用“过度武力”,但对某些暴徒攻击警方的现象轻描淡写,或者根本没有提及,甚至将其美化成“正义的事业”,完全失去了客观性。

  又比如,某记者到一地,看到有好几家大企业的大烟囱里冒着大团白烟,于是这记者写报道说,这里污染十分严重。而实际上,冒的都是纯白色的水蒸气。记者的报道是凭主观想象的、失去了客观性。

  新闻报道的文字应当简练,写得不要太长,要学会用短文字报道出大主题。在写作中多用简单句、短句,少用复合句、长句。

  (新华社长江前线日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派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这篇190多字的新闻平实无饰,字字珠玑,堪称大手笔,用精简的文字,报道了一场大战和一个王朝的倾覆,成为新闻史上的经典。

  新闻以精练为贵,以冗长为病。任何拖泥带水的新闻不是好新闻。鲁迅说过:“简洁的文字,有着穿透读者心胸的力量。”古人所说的“文约而事丰”,指的是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众多的事,这也是对新闻写作的要求。

  新闻报道的读者呈多样性,有专家、学者、教授,也有干部、工人、学生、农民,因此在写作上应尽量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减少专业性用语,少用方言,对一些难懂的名词要作通俗化处理,对一些古文要加注释。

  比如,现在一些报道的新名词特别多:硬着落、软着落、供给侧改革、通货紧缩、再保险、影子银行、碳中和、元宇宙,等等,如果不做一番解释,不少读者读后只能是在云里雾里懵圈。

  新闻语言的通俗,指的是写文章要写深入浅出,浅显明白,让大家容易读易懂,具有社会通用性。新闻报道不是学术论文,不是法律文件,只有以通俗的语言写新闻,才能为大众所接受,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新闻语言如果不通俗,故作深奥,就会就脱离读者。

  要使新闻语言通俗,就要下决心学习群众语言。1942年2月,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活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群众中蕴藏着最丰富、最生动的语言矿藏,群众语言是新闻语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许多记者坚持到群众中去,深入一线,学习、采集群众语言,写进报道中,取得了好效果。

  现在是网络时代,新的词汇不断产生,有些显示出自身的特点,逐渐被人们认可并使用,如“点赞”“给力”“粉丝”“祼官”“雷人”“山寨”“躺平”等;还有一些只是一时的喧闹,如“耗子尾汁”等,终将被淘汰:至于一些不入流的网语,则在被禁止之列。

  语言是一条河流,不断有旧的渣滓沉于河底,最终消亡,也不断有新的河流汇入,让这条河流保持活力。对待网络用语,应理性对待,理性使用,通过冷静思考,加以鉴别,积极引导,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避免并消除其消极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