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内资讯

年少结缘体育造就闪亮人生

  他们曾经是上海青少年体坛的健将、运动场上的拼搏者;新的旅程开启后,来自体育的滋养长久伴随着他们,助力他们成为杰出的科学家、优秀的高校教授、顶尖的商业领袖与卓越的新闻记者。少年时与体育的奇妙缘分,带给他们别样精彩的人生。

  和那个年龄很多孩子一样,初三时的王仁华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弄堂里踢球。后来觉得踢不开了,他们就跑到附近的人民大道去踢。“我那时读书比较轻松,课余花了不少精力在踢球上。结果两个月就踢坏一双球鞋,家里人吓了一大跳。”王仁华向《新民周刊》记者回忆道。

  1958年,王仁华高一,进入当时的上海市新成区少体校(今静安区少体校)。他在那里遇到了林耀清教练,后者是上海足球名宿,也是徐根宝的教练。林指导对学生十分亲近,和学生一起睡在少体校的地板上,这让王仁华在60多年后记忆犹新。

  在与徐汇区少体校比赛中的精彩表现,让王仁华被1959年成立的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学校(简称“市青少体”)录取。然而,他的学习成绩突出,父母并不是很愿意让他去半专业的体校,担心他的学业被耽误;希望能走读书道路的王仁华同样犹豫了。

  父母让他征询教练的意见。在林耀清看来,王仁华脑子活络、球踢得有灵气,能被市青少体一眼挑中,这是一个难得的成才好机会。“我真心希望你能为新成体校、也为师父争光啊!”

  听闻此言,加上走进市青少体后被那里的环境和氛围吸引,王仁华成为这所学校的首批学生,学号001。

  1961年4月,高考之前不久的日子,华东师大足球队的老师三次到市青少体做工作,希望王仁华能报考他们学校,加入校队。大学老师“三顾茅庐”诚意十足,而他在市青少体的恩师唐文厚也希望他能继续踢球。最终,他在第一志愿填报了华东师大,并以数学满分的优异高考成绩被录取。

  成为大学生后,王仁华依旧读书用功、训练努力。他担任上海大学生足球队队长,4次获得全国大学足球比赛冠军。1966年,他本想考研,但当年“”开始,研究生停招。柳暗花明,1967年下半年,华东师大有唯一一个去中国科技大学任教的名额,王仁华凭借自己本科期间的优异学习成绩赢得了这个机会。

  1980年,他赴美国进修,回国后白手起家建立科大语音通信实验室。1998年,他支持学生创业,开办科大讯飞的前身公司,后来成为科大讯飞首任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如今,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已领先全球。

  从工作开始直到退休,他一直保持运动习惯,“多年的科研工作很辛苦,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根本坚持不下来”。在市青少体的经历带给他“永远争胜”的信念,鼓舞着他在科研路上同样保持“争第一”的雄心。当年刻苦的体育训练让他有了强大韧劲,得以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寝室—实验室—食堂”三点一线,勤奋出成果。

  “当时,支持学生创业,还给他们股权,放在其他老师那里是‘想都不敢想’。但在我看来,我和学生就像足球场上的教练和队员一样,是同一个团队里平等的伙伴,所以我愿意全力支持他们。这是体育带给我的深深的烙印。”王仁华说。

  王仁华在市青少体足球队时有一位同学赵文豹,当年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后来成为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赵文豹有一个亲弟弟,同样热爱足球、技术出众并且文化成绩优秀,在兄长之后4年也进入市青少体,他就是赵文杰。

  从小学二年级起,赵文杰就开始踢球。1963年,13岁的他怀揣“振兴中国足球”的梦想进入市青少体。“当时的教练特别认真严格,我们每天都经历准军事化的‘魔鬼训练’。”他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寒冬清晨,天刚蒙蒙亮,铃声就响了。“起床气”只延续了几秒钟,他火速穿衣洗漱奔到操场开始训练。

  因为训练量太大,初二那年有一次在球场上,没有对抗的情况下,他听到“咔嚓”一声,当即站不住了。检查得知是左脚脚趾骨折,他打完石膏,拄着拐杖,依然坚持上场,单脚触球继续训练。

  凭借这样刻苦的训练,1965年,新中国第一部介绍足球运动的科普教育片《足球》开拍,赵文杰以上海市少年足球队选手的身份被抽调赴京,在镜头前完成了几组高难度动作的拍摄。拍摄完成后,他们又应国家体委直属的《新体育》杂志之邀,拍摄一组足球高难度动作的照片。杂志照片上的赵文杰迎着来球高高跃起,嘴巴张开仿佛雄狮怒吼,表情坚定、志在必得。相机定格的,是中国足球希望之星的闪耀瞬间。

  “市青少体—上海队—国家队”,这是赵文杰为自己规划的足球之路,原本,它很可能实现。然而,1966年“”开始,体育训练停止。1968年,赵文杰放弃进入上海队的机会,踏上前往北大荒的知青专列,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战士。

  在黑龙江,赵文杰在各个方面依然很努力,表现也很出色。但是,因为他的父亲曾在旧政府企业中任高级职员,在当时被批斗,他的家庭出身成为“污点”。关于他的奖励、提拔与入党申请,每次都因政审不过关而失败。“我当时沮丧和痛苦到了极点,但是没有放弃。想想之前在市青少体那么苦的训练我都咬牙坚持下来了,现在也要挺住。”

  皇天不负有心人。1973年初,兵团选调优秀青年报考大学,赵文杰被列入推荐名单,这一次他没有被否决!

  赵文杰的文化学习基础比较好,原来报考的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可是,团部领导一定要他改成体育院校。最终他进入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当时实为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系)就读。1976年7月,赵文杰被分配到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工作。

  在,他不断与自己较劲,找一切机会学习非体育类的课程。在同龄人中,他是较早获得职称晋升的,也很早走上了体育系的领导岗位。他为研究生教授《体育社会学》和《体育教学论》,完成了多项重要科研课题。

  他从未离开绿茵场,不仅一直踢球至今,还长期担任学生和教工足球队的教练、领队或顾问。在几年前参加的一次足球比赛中,当时67岁的他依然能完成鱼跃冲顶。对体育发自心底的热爱,让他身上永远涌动着无穷的青春活力。

  赵文杰回到上海读大学的1973年,当年还不到11岁的陈弘以上海市小学生游泳冠军的身份被选入市青少体。有缘的是,陈弘后来也成为的校友,如今同样关注着足球。

  “陈弘训练很刻苦,读书也很用功,是不折不扣的‘学霸’,每年她都是‘三好学生’。而且她非常自律,有管理能力,我就让她做队长。”陈弘当年的教练姚中英如此评价。

  当了队长就要以身作则,带头吃苦训练。当时游泳队学习澳大利亚和东德的“高运动量训练法”,原来每天游6到8千米被加到每天游2万米,陈弘挺下来了。她还是当年体校内的跳绳、引体向上的纪录保持者,这些纪录多年都没人能打破。

  1976年9月,全国24省市游泳比赛在杭州举办,陈弘参加了100米、200米自由泳和部分接力项目。预赛时,她在众多的小组赛中拿到了100米第一名。第二天正准备在决赛里奋力一搏时,传来了逝世的消息。为此,全国所有文体活动停止,比赛取消。她遗憾地错过了全国冠军。

  1978年,她决定“退役”求学,在暑期突击培训两个月后,陈弘居然考上了她家附近的一所区重点中学,之后的两年里她恶补过去五年的课程。她入学时的成绩在班里垫底,而第一个学期期末,她的综合科目成绩就升到了全班排名第一。

  之后她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入,进入非常硬核的计算机专业;三年后经特殊推荐选聘优秀生程序,陈弘脱颖而出,进入管理学院(现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业外贸专业攻读双学位,成为该学院第一批毕业生。毕业后,她被选中留校任教;之后,她获得美国田纳西理工大学的科研奖学金,赴美留学深造。

  “5年体校经历对我之后的人生来说,是决定性的。”陈弘向《新民周刊》记者表示。她说,在海外的华人一定要比其他人做得优秀很多倍,才可能获得认可。在那里,她仅用1年半完成了3年的硕士课程。有一段时间,她每周80小时在实验室工作,而别的学生一般是40小时。如果没有在市青少体磨练出的刻苦与自律,她无法做到这一点。

  研究生毕业后,她进入网上贸易的先驱美国ACS软件公司任职,之后升任副总裁,负责研发工作。1993年,她移居西班牙,从语言关开始一点一点攻坚破难,经过十多年的磨练,升任当时全球排名40强的电信巨头西班牙电信公司亚洲区总经理。

  “搬迁到西班牙是因为参与欧盟新能源项目,但决定留驻西班牙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这里宜人的生活环境和浓厚的体育氛围。”陈弘说,她在时除了担任女子游泳队队长还客串过马拉松长跑队员、女足队员。西班牙的足球水平、民众对足球的热爱举世领先,她为促进中西两国之间的足球交流,做过不少工作。此外,网球、篮球、水球、自行车、羽毛球、帆船等,都是西班牙的体育强项,也自然让陈弘一直关注。“体育已经深深融入我的基因之中。”

  2022年初,西班牙《国家报》称她为“西班牙最具影响力的职业华人”,并破例用两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了她的事迹。

  “小张明,练得好!小张明,练得好!”40多年后,张明依然记得当年在市青少体训练时,一位姓赵的场地管理员对他的鼓励。那时每天晨练举杠铃、仰卧起坐,在没有教练监督的情况下,张明依然不折不扣,练得特别卖力,于是得到了表扬。赵师傅这句简单的话一直说,虽然没什么新意,但张明更有了干劲。

  “我天生就是一个行动派,而不是有多么好的体育天赋。”1976年,上初中的张明以排球为项目加入市青少体。但在此之前,他练过乒乓、游泳、投铅球,当过足球守门员;区体校教练最终让他选择了排球,是觉得他弹跳好、有爆发力。他的身高最后是1.81米,这在排球运动员里算是劣势,但他靠自己的拼搏赢得了优秀的成绩。

  张明受家庭的熏陶,非常喜欢看书。别人在大训练量之后往往无法聚焦文化课,但他能做到,而且乐在其中。

  1979年4月,张明顺利进入上海排球青年队。三年之后,他又进入上海一队。那时,上海队有沈富麟、谈一平、鞠根寅、刘海鹏等,张明是小队员。他曾随上海队出访过南斯拉夫和日本,还被征调进入过中国青年队。

  九年的专业体育训练告一段落,1983年9月,他进入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读。复旦是全国高校排球冠军球队,他在那里担任队长,收获了一众球迷。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转型做一名社会活动家类型的新闻人的梦想,正在“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的殿堂里,一步步实现。

  1987年,张明毕业后成为新华社上海分社的一名摄影记者。1988年3月24日,一列火车在嘉定战浜侧翻,车上有一个日本旅游团。领导把这个紧急采访拍摄的重任交给了当时工作才半年多的张明。蒙蒙细雨中的事故现场令人揪心,他看到一个让他震惊的场景:变形的车厢里,一个日本女孩的手在车窗外微微颤抖,一名中国员正抚摸着女孩的手,不断安慰她。为了得到最佳的角度,他冒险爬到被顶起的车厢的尖顶,拍下了这张意义非凡的照片。

  第二天,这张照片和其他组照一起以新华社通稿形式播发,得到全国各大媒体采用,境外各主流媒体也纷纷转载。“要知道,当时尖顶离地有十几米高,爬上去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这都是多年的体育经历带给我的能力。”张明告诉《新民周刊》记者,“排球赛场上,我磨练出‘落后情况下顽强追赶’的意志;在之后的生活工作中,我也一直如此:不怕落后,奋力追赶,实现反超。”

  在35年的摄影记者生涯中,张明用镜头记录了从中外国家元首到申城普通百姓的无数充满关键历史意义的瞬间。在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拍摄中,他更感到得心应手:曾经的运动员经历让他很清楚选手在赛场上的最佳瞬间在何时出现,他也更能以同理心敏感地捕捉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年仅39岁时他就被评为高级记者,这是记者的最高职称。他担任新华社上海分社摄影部主任、图片总监时,该分社的图片发稿质量与数量一直稳居各新华社分社前列。体育与新闻、运动与光影,这些跨领域的精彩,在张明身上充分融合。记者|王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