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坚持文化先行 提升我国休闲体育的文化品位

  在2015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即2014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到1357.71亿元,实现增加值4040.98亿元,占当年GDP的0.64。

  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休闲体育服务业比重稳步增长,体育产业体系与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互联网等领域的互动融合日益加深。这些成绩和进步的取得是激动人心的。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休闲体育的长足发展中却普遍存在着“奴化”“奢华”“西化”“去思想化”“去历史化”等特点。它们恶性循环,逐渐引领社会潮流,对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危害不容小视。

  我国传统文化里的休闲和休闲体育讲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逍遥杖履可以养足,调息可以养筋髓”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把身体放逐到自然中去,遵循自然法则,自然而然为之,从而达到一种身体和心灵的怡然自得。而反观当今我们的休闲体育,其形式和文化内涵逐渐异化,完全与传统文化中的休闲观背道而驰。

  人沦为了休闲体育的奴隶。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整天面临压力、挑战和紧张的工作氛围。人们本应该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逃离高强度、高密度的生存空间,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到更广阔的天地极力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并通过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活动,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得到积极有效的放松和净化。但事实是人们极大的物质同样膨胀在心灵的深处,浮躁、盲目追求时尚、随波逐流牵制着很多人跟随着休闲体育异化的脚步亦步亦趋。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群体购买的休闲是在健身房里痛苦地折磨着自己肌肉隆起的躯体,虔诚的高尔夫信徒们围着一个小小的硬橡胶球在原野上相互吹捧,而狂热的微信一族则不倦地在iphone上刷屏关注着自己晒在朋友圈里的运动轨迹。从健身房到户外运动场,到处充斥着躯体的折磨与金钱的较量。他们是强制性的休闲和在他人眼中的休闲,而不是对自己内心诉求的一种自然回应,不是一种内化到心灵深处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其实无论传统的全程和半程马拉松、自行车骑行、帐篷休闲、冬泳,时尚的房车旅行,游戏性质的撕名牌、彩色跑,还有带着亚文化色彩的“光猪跑”等等,每一个能够成为现象级的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做给人家看”的成分越来越重。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群体在拼命地工作,同样也在拼命地休闲。为休闲而休闲。

  休闲体育成为奢华生活攀比的手段。休闲体育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是一种追求个人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的“真实的需要”,是一种内心的达观外化到体育运动中的生活方式。它与金钱无关。但现实我们看到的城市群体的休闲体育慢慢地脱离了休闲的本质,成为一种攀比奢华生活方式的象征。名牌户外装备、名牌运动器材、金牌服务等“名牌效应”成为引领高收入群体休闲体育的标杆。越来越多的人盲目追风,成为高尔夫、、F4赛车、赛艇等贵族休闲体育运动的拥趸,借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这种功利主义的休闲远比理性的休闲更可怕。后者只是过分的克制、压抑下为休闲而休闲,或者为他人而休闲的行为;而前者则是对自己心灵空虚的放纵,是物欲、金钱、面子推动下的行为。其本质与“休闲” 无关,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精神的虚无”和“生活无意义”。其实,真正能享受休闲体育的人,只需要具有丰富的心灵。“采菊东篱下”都能“悠然见南山”,这就是一种休闲的精神境界。休闲体育本身也就应该这样地怡然自得!休闲的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更不应该被世俗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归自然,回归本心,那么你便能够领略到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乐趣。

  休闲体育重物质轻文化。翻开中国休闲体育的历史,温文尔雅的射礼、投壶,劳心娱体的围棋、弹棋,翩跹飞舞的秋千,坐忘行气、导引服食源远流长而久盛不哀。休闲体育本身是一种文化行为,也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态度。高质量的休闲体育并非一定要通过高消费的支出和贵族体育运动来实现,内心的怡然更需要长时间的文化修养。树立积极向上和有文化品味的休闲体育观,是获得高质量休闲体育生活的关键。但在现实社会中,唯物质论的思想仍充斥着很多人的头脑,甚至产生病态的、非理性的休闲体育行为,特别是休闲体育的消费行为。休闲体育消费被“物化”和“符号化”。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并不是物的有用性,而是通过消费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身份与身价。消费因而被物化,并且以所谓的“珍、稀、贵、奇”而津津乐道,“炫富”“显摆”心理明显,盲目消费现象突出,认为能够享受物质财富的消费就是最大的幸福。然后,在参与休闲体育的过程中也更多地表现为享受对物质财富的追逐,而忽视了身心怡然的文化追求,扭曲了休闲体育的本质。这类休闲体育人在追求休闲的表象下失去的确是文化的本真,其只能是披着华丽的休闲体育的外衣止于门外,不得休闲要义。

  休闲体育的“西化”。我国现代休闲体育不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她是不断涌入的西方体育与中国文化不断冲突、融合而受到中国文化气候、土壤改造的体育。西方传统文化孕育着的西方休闲体育文化追求个体人格精神的展现和自由主义的精神取向,他们主张通过放肆纵欲来实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意识。西方现代体育在20世纪初,就像雪崩一样以不可抵挡的强势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着撕裂和同化。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休闲体育虽然不能说是全盘西化的产物,但也基本上是全部向西方看齐了。我们传统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如秋千、风筝、毽球、跳绳、掰手腕、掷陀螺、滚铁环、踏青,以及所以华人喜爱的民族体育运动及娱乐项目,现在已经慢慢被人们遗忘了。我们充沛着西方的台球、网球、高尔夫球、攀岩、骑行、户外运动、赛车、游艇等等。我们可以问问自己,除了这些西方化的休闲体育,我们还剩下了什么?

  我国国民是突然进入到休闲时代的。面对这个新的时代,我们有些惊慌和惶恐,我们不知道怎么玩了。于是我们向西方学,“以洋为尊” “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这是当前我国休闲体育异化和文化缺失的根源。那么如何矫治这种变异的休闲体育观呢?我们必须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在发展休闲体育过程中,坚持文化先行。

  坚持文化先行是提升我国休闲体育文化品位的客观要求。习总在中央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正心、诚意、修身、养性”“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等的休闲体育文化,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休闲体育中,可以重塑我们现代休闲体育价值观,防止休闲体育发展的异化和文化的缺失。发展休闲体育,坚持文化先行,不但可以提高体育人的修养,使其在金钱和权利的面前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还可以陶冶体育人的情操,使其在纷扰的世界里有一个“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沉稳心态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气度。从而,真正做到休闲体育是对自身躯体和心灵的慰藉。

  融入传统文化是提升我国休闲体育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基础在于“以人为本”,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之性。其特点是注重人的个性的自然和谐,重视个人身体和心理的统一,更注重生物观赏的生命与内在精神的契合,从而形成了修身养性、陶冶性情、锤炼人格的精神内涵。在传统文化中,“休闲”一词的意思是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里,以恢复体力和精力、缓解压力、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自愿参与其中的生活方式。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农耕文化一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意识,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休闲体育文化中,是丰富我国休闲体育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如传统武术文化融入休闲体育中,则可以增加修身正心、健身养性、中庸合和、物极必反等的文化品位。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其中在全国举行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表演的项目就多达120个,而民间供人们娱乐休闲、强身健体的,如秋千、登山踏青、抢花炮、龙舟竞渡、太极拳、导引养生功、健身气功等项目就数不胜数。以上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储备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将这些传统项目融入我们休闲体育活动中,无疑能改变当前物质及权利下变得急功近利、奢华攀比的休闲体育运动,让仁义、礼让、和谐的生活理念,返璞归真的悠闲心态重新回到休闲体育中来。

  当然发展休闲体育,倡导文化先行,也需要我们加强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自觉,前提是必须提高国民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己文化的坚定信心。这样才能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主导和意图渗透下不盲目追随和崇拜。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和践行,让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融入休闲体育,也是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文化个性、文化利益,并不断促进自己的休闲体育文化走出去,产生国际影响和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